带着母亲走古城——崞阳镇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娱乐杂谈 |

进入崞阳镇

街道上商铺林立

精致的农家院子


街道上石碑铺路




城墙砖砌


古街道上小店铺

北门
古城北外
北城墙的残垣
北城门
北城门下还有城洞联通
大青石铺底
门洞两侧石碑护墙
石碑上的小广告牛皮癣
额匾
北门外
普济桥引桥
桥西侧
普济桥似乎是三道
佛手
南瓜
村民每天通过
普济桥南侧的新门洞
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建筑庞大、气势恢弘、规制完备。可惜大门紧闭不好意思从门缝进入拍摄只能从外围一览。
大成殿背影

关帝庙山门






关帝庙内

山门两侧的台阶两侧条石磨损













崞阳天主堂(位于崞阳城东文庙旁),位于崞阳城东文庙旁,为晚清时西式建筑,1924年意大利人由太原经崞县传入崞县城,意大利公教在崞县城后东街设立教堂,主教高毓谦。可惜教堂现在已经破败,而今入内,夏天凉爽宜人,建筑高大,壁刻精致,仍可领略当时之神势。




走在北来宣桥上



上世纪五十六年代新修建的北来宣桥




至崇祯七年(1634),知县冯梦熊修筑四大城门城楼,古城更加完美。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文革时期,古城惨遭破坏,面目全非。曾经也有“北范亭,南康杰”的范亭中学。崞阳古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浸漫,往昔的40多处寺观楼阁已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