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凌井、庄儿上、韩庄、上善姑、下善姑、韩阳五井、后斧柯、大水阔、五梯村、中北大学环骑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娱乐杂谈 |
早上五点多就醒了,简单准备一下,主要是车灯和水。6点半多准时出发,在金桥西街与骑友会合,先到柴村吃了早饭,稀饭、饼子和鸡蛋。沿着康西路进发,今天又是个艳阳天,说实话,我喜欢阴天,但又希望晴天多云,不热而且拍摄光线好。每次艳阳天骑行,皮肤或多或少都会伤灼,尤其在光秃的山梁,无法躲避炎热,再加上劳累,的确辛苦难耐。我知道今天又会是一次艰苦的历程。在天门关,因为康西路正在修,几乎没车辆,关口显得格外干净和安静。进入关内,沿着凌井沟,两侧奇特的山峰,挺拔高耸,传说中的七十二景,也或多或少让人遐想。不过今天因正在修路,工程车飞驰,扬起漫天灰尘,脑海中突然涌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骑行从头越”的感觉。11点左右到西凌井村,才结束修路的影子。走近西凌井村,天空是那样的清澈蔚蓝,街道是那样的洁净,看着曾经热闹的合作社门市部,也已经退出历史的五台,通行骑友看到过去合作社的平房建筑也颇为感慨,他记忆中,儿童时期母亲常会带他去合作社购物,人们排队在柜台前,说说笑笑,拉呱聊天,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农业耕作工具等等,反正给孩子的感觉合作社里应有尽有,各种味道混合一起,难于形容表达,但却是一种永远不能消失的味道,五味杂陈成为成年后一种久远的眷恋和回望。
走出西凌井村西口,紧接着向西侧拐入西庄方向。这条路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据说这条路可通到静乐,也许是凌井沟地段修路,车辆稀少,南侧的山峦覆盖着浓浓的绿色,道路是在绿色中延伸,这条道一定会是骑友的绝美骑行之路。沿途遇到第一个村子庄儿上村,远远望到村中制高点一座小庙(龙王庙)。村子也是就地取石材,沿阳坡依山而建,石窑洞石院墙。我们爬山最高点,一览整村景色。
继续上路一段,看到一老汉在地里忙农活,于是下车攀谈,得知我们已到韩庄,老人七十有四,就是从山里的韩阳五井附近搬下来的,这里交通便利,当得知我们是前往韩阳五井时,能看出老人奇特的眼神,仿佛难于理解城里人的举动,说距离很远,又高难爬,说着从袋子里摸出瓶装水,劝我们喝点水原路返回吧。我理解老人的好意,只能说明后续的路程一定艰难。告别老人,进入韩庄村子,两位刚下地回来的老人,指点我们村中自来水位置,我们这才洗了把脸,美美地喝足了冰冷的井水。沿村街道浏览了朴素的石砌院落,据说村里也有龙王庙,就在村委会,我也只能站在矮墙外拍了张侧影,主角是剧场大戏台。又走了太原附近这么多村落,发现老戏台建在庙附近,五六十年代新建剧场也基本是在老戏台原址,他们是村的中心位置,是村民赶庙会,开会,活动的中心地带。老戏台是庙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历代政权稳固安抚人心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新中国后,村中必修新剧场,各种文艺活动,样板戏深入农村,成为老百姓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到这些老剧场,就能想象到那个时期,农村生活的火热和温暖,对比现在,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个个即将消失的村落,对上了年纪的人们,也只能保留在心里的一种回望和眷恋。
在一岔道口,左侧是一条土路,右侧是柏油路继续通往西庄。我们要从左侧土路进发,旁边正在修照壁的施工人员,拿出瓶装矿泉水问我们够不够,我发现越是深山之处,人们的那种朴实仁慈之心越能体现。在下善姑村附近已经下午一点多了,肚子的确有点饿啦,找到一棵大杏树下,凉凉爽爽美食了一番,就是把从糖酒便利购买的面包、小吃、鸡蛋、香肠,烧酒就地摆出来,边吃边聊天,正好休息恢复体力。很多无人看管的大杏树,果实却结的很可怜,我本以为山里的自然生长的野杏,会更加丰硕。看来白吃上好果子不易啊。
从下善姑村边通过,继续沿着大路一路爬到高处的上善姑村,村中有座四层的石窑,最高处是座小庙。村子不大,却又好几辆小轿车停靠,看样子有农家乐。正说着一位小姑娘走出院子,她估计也在纳闷村里来了两位骑行的人,孩子父亲出门,告知我们此路不通,他们也是回老家看看老人,去韩阳五井的路应该从下善姑村走,我们也只能返回,从下善姑村进入,突然发现一个院落前,有八九个老人在聊天,我们赶紧打听道路,老人们七嘴八舌开始议论我们,反正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城里人吃饱了没事干,不过看到我们也很坚决,他们也说这里也有些中北大学的学生走过,细致给我们说明了方向和岔路的选择(向右),并让我们进家从水瓮中打满水,老人说这是雨水,不过村里也有井水。全村就八九个人,连上牲畜足够用水了。老人们也很风趣让我给他们拍个照,最好能给他们送过来。我也发自内心喜欢它们的生活安逸自然,每天能坐在一起聊天,就像是开大会,生活单调但心里很踏实。有个老大姐(我也不知年龄,且当此称呼)笑呵呵地说,我们这里虽能看电视,但也单调乏味,晚上还怕鬼(死人),野兽。也许农村人也真的渴望进城。我说不用怕,鬼是人们想出来的,没人见过,(说实在我也很难说清世上很多事情,在信与不信中徘徊犹豫,只是一种自我的安慰)。临走前,他们说,爬山路很难,要翻过去不易,遇到野猪逮住也给他们带回来点,上不去就回来,村中有房子住,有时候我还真有点渴望上不去,在村中住一晚,好好和他们摆摆龙门阵,探寻他们内心的秘密和故事。一位女哑巴比划着不知道在表达着什么,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善良和朴实。
我的酒量不行,总共估计不到二两,推车子上山时,心跳加快,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如此无力,两三点钟的太阳还是很毒辣,走一走歇一歇,只管往嘴里倒凉水,似乎要冰冷一些火热的身体,骑伴看出我的状况,主动一人推上两辆车,年轻就是年轻,我第一次对自己的骑行没有信心,我还有很多梦要实现,太原附近的架山、十八盘自己能行吗?骑行西藏看来渺茫。随着时间流动,终于攀上了最高点,这才看到我们说出的位置,大约在太原城市的几座山里,因为我们看到了城市的影子,只要我们插上翅膀,就会很短距离飞回家里,这多么想是现实啊,将来能买个小型四旋翼飞机,不仅能高空拍摄,也能载人,自由驰骋。一路慢下坡,沿途是山楂树,很快就看到远处一座石窑,我估计就是韩阳五井,从韩阳五井到后斧柯的路也是一路下坡,似乎驰骋行走在高远草甸,不断在山峰山脊间飞驰。终于在四点多钟到了我们熟悉的后斧柯村,这里只能看到几头牛在树林里游走,前几天的雨水,道路被牛踩踏泥坑,我们知道时间的紧张,不能久待,赶紧下山,从后斧柯到伙路坪要沿着山沟180度的大掉头,路况无人修,越来越差,故去的水泥路,裸露的石子石块,骑行中自行在在飞蹦,两只臂膀也有些酸,在一处山坡处,我彻底因为急刹车,前轮刹死,翻了一个跟头,我也重重地摔倒了,当时我也吓坏了,我坐在地上,担心着自己的腿和胳膊,待了一会,我发现就是膝关节和左肘撑地,有擦伤。估计不要紧,那就慢慢下吧,这下我老实啦,还是安全第一吧。回到火炉坪已经五点多了,路况要好多了,这才加快了骑行,沿途夕阳下风光无限美,也不能忘情的欣赏。途经村子五家崖,西沟崖,大水阔,这里的村子都依山崖而建,很多利用自然地山洞岩石,给人很神秘的感觉。有时候看着山崖上很想开凿过的石刻,各种造型,像人像佛,有的洞孔高高在上,又仿佛有悬棺在其中,有的石洞在万丈深沟绝壁上,让人浮想联翩。随着落日西下,光线渐渐暗下来,在五梯村,骑友进村发现大片杏树,那就摘吧,每次出行都没空手而归,可惜此次采摘的杏都被虫打,不是很理想。五梯村出来,看似很近啦,弯弯曲曲不知绕了几道弯,总于在八点多骑下二龙山后山,骑进了中北大学,回到了城市怀抱,在滨河西路上看到汾河花镜搞起了彩灯展,我已无心在浏览,只想快速回家,因为身体真的感觉疲乏了。回到家,喝了自己做的老鸭汤(鸭架汤),咸咸的,味道美极啦。
天门关关口
进入峡谷
俊秀的山峰
尘土飞扬,雄关漫道
天堑隧道口
凌井沟
西凌井村
西凌井村干净的街道
进入西庄方向
回头看西凌井村
沿途的茂盛的植被
庄儿上村龙王庙
庄儿上村口
依山而建
老树老房
龙王庙
俯视山路
又见一村
光凸的山顶
进入韩庄
74岁忙农活的老乡
另外从田野返回的老乡
韩庄简易质朴的村门楼
新旧房屋对比
骑伴在洗脸
龙王庙和剧场
出村路
进入下善姑村的路
往上善姑村
上善姑村独特的建筑
下善姑村朴实的村民,也算合影
专门给此大哥来张,大哥摆出姿势
登山时,我实在无力,骑伴毕竟年轻,推着两车
回头望上山路
山顶的较平坦的土路
似乎是韩阳五井
飞驰在山顶草甸
终于到了后斧柯村
右侧为通往韩阳五井的,右侧为前斧柯村
看到山下的伙路平村
道路不好,谨慎小心的我终于栽了跟头
伙路平
前伙路平
五家窑
西沟窑
估计是大水阔附近
进入峁上村的山路
仿佛石刻
峁上村石堡
五梯村
即将下山,城市一片灯海
汾河花镜彩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