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推杆研究 |

我在2017年底,花了两天的时间跟上海的一个著名教练黑皮,学习了推杆技术,收获很大,发现以前对推杆的一些认识是错误的、表面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新感受。
一、获胜心
我发现,过去一两码推不进我会惋惜,再长实际上已经把保两推作为目标了。上次老师讲有进取心的球员,把推五码都当做必进推,发现自己的要求真是太低了。
矫枉过正,我现在不管是三码、五码,还是十几码、二十码,每一次的推杆,把目标都设定成要推进洞,有了这个高目标,发现专注度提高了,看线认真、努力想象、认真试挥、找到感觉才去推、推完之后还要对刚才的各个步骤进行评估打分,总结一下:是线看错了,还是力度没掌握好,还是追球看了。
二、看线
除了在球后3码和洞后3码蹲下去看线外,必须在中段的地势低的地方认真看侧坡的斜度,只有通过认真观察这个点,才能预测拐线多少,原来还在高处看,取消了,四点看线简化为三点看线。
三、瞄准
不管你摆不摆线,你都需要瞄准一个方向去推,各人习惯不同,一些人瞄准洞杯两侧的某个点作为推球方向,有的人瞄准拐点方向,还有的人在球前半码左右找方向参照点,因人而异,各种方向都可以。
我也买了一个激光瞄准仪,发现我及很多小伙伴摆线都摆不准,三码居然偏差一个洞杯那么多,看来摆线也是一个需要专门训练的技能,很多球童也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大家可以尝试左手左眼、左手右眼、右手左眼、右手右眼,你会神奇地发现,四种摆线方法中会有一种很准,常常还并不是你过去常用的姿势。
四、击球质量
很多人只关心是否推球进洞,对于推杆推球的击球质量是漠视的,这是严重的本末倒置,只有推出高质量的球,球才能走在线上,进洞的机会才大。
那么推出什么样的球,可以称之为高质量的球?
用高速摄影或者苹果手机的慢动作拍摄模式,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推出的球都会腾空飞起一小段,然后落地往前滚,只是小球腾空的高度很小,飞行距离可能10-30CM,所以肉眼经常注意不到这个细节。
我对高质量的球的理解是这样的:
第一,小球飞行的距离要尽量短,倒旋要小
第二,练习用推杆甜点方正击球,劲量消除侧旋
好的推杆,球速不是很快,但是很能滚,好的推手是靠控制球的滚动多少来控制击球距离的,一般球员是靠上下杆幅度和力度来控制距离的。
所以建议大家多练习一下推杆的击球质量,用杆面甜点击球,保证小球只有正旋没有侧旋,可以买几个黑白球(三层球)来做练习,如果击球质量好,小球前滚看起来分界线是一条直线,如果是花的,说明有侧旋。这个练习可以在任何场地练习,推杆垫、木地板、地砖、地毯,我一个朋友刚开发了一种快装小果岭,很平整,速度10,上面有洞,做推杆练习非常好,以后介绍给大家。
五、杆头轨迹
所谓用大头推杆、平衡式推杆,上下沿一条直线做直线推击,是流传甚广的一个错误认识,推杆的动作要领是下盘稳固,靠转动胸椎来驱使双肩运动,双臂手腕以及与握把的夹角基本上保持不变,所以杆头的轨迹是个从内到内的小弧线,如果非要上杆和下杆走一条直线,势必增加很多手臂和手腕的补偿动作,这也是很多人推杆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六、球杆的调整
很多人只买杆不调杆,这是不对的,几乎所有的推杆都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推杆方式做一定的调校。因为大多数推杆的长度和触地角按照欧美人的身材设计,很多推杆长度35吋,触地角72度左右,而亚洲人身材矮,适合亚洲人身材的是短一点,触地角为62-65度的推杆,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球友把杆头趾部翘起来,或着握短来推,说明拿的推杆不合适,这样会对击球质量和反馈造成一定的影响。
七、实践出真知
推杆是个很个性的一项技能,推杆的方法、意念、器具、理论知识,人和人相差很大,要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改变,我是才开始正式学习推杆,只学了一点皮毛,老师讲过,中级推杆知识,五十堂课都学不完,我准备再学习50堂课,有什么新的理解再和大家分享。
八、推杆比赛
联合体育以前在深高举办过一次推杆比赛,当时反响不错,最近我一直比较关注推杆和二手球杆置换交易,所以准备再举办几次推杆比赛,每次的流程有推杆教学、新款推杆体验、推杆练习器材演示、推杆挑战赛PK、颁奖合影、视频直播等环节,欢迎大家届时参加。
九、联合体育简介
1、去年成立了联合体育公司,本来是想做赛事的,2017年也举办过长青赛,2018年将举办多次推杆挑战赛
2、2017年本来是给自己处理多余球杆,发现我的朋友圈处理闲置球杆有效率,后来有一些大的球具经销商也拿库存球杆交给我处理,于是建立了几个微店做网络展示,准备找一些学院做置换站,新学员第一套买二手杆是非常划算和合理的。
3、围绕赛事、活动、交易,将逐步扩展联合体育球友会的内涵和外延,希望能为球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服务
4、我是真正的高尔夫爱好者,不光喜欢打球,对于球友组织、球杆改造、置换交易、教学训练、普及推广都感兴趣,所以涉猎很多方面,做过一些研究,写了一些文章,有些人问,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说实话,主要是兴趣,没有很明确的商业计划,走一步看一步,随心所欲,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事情也是过去的一个延续,比如队际赛事、打远研习社啦、推杆比赛啦,都已经做了好多年了。
5、中国经常打球的人也就50万,高尔夫相关的产业链条都是些小公司,很多链条的运作方式和理念还是比较传统和落后于时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