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宇联合体育
贾宇联合体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12
  • 关注人气:3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选球杆之一:初学者篇

(2018-01-30 00:36:31)
分类: 球杆鉴赏评测

如何选球杆之一:初学者篇

高尔夫在国外发展很多年了,但是进入中国才30年。全世界至少有一个多亿的人在打高尔夫,中国最多不到100万人。

高尔夫领域的有名气的大小品牌的不是美国得就是日本的,不是经常跑工坊,买过十几套杆的硬件发烧友,不会对拗口的球具品牌如数家珍,对于一个刚开始学球的小白来讲,买什么球杆是个有选择困难症的头疼,没事,我有办法帮到你。

首先回述一下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关于对初学者学球的几个阶段的建议,按照我的建议来添置装备。

一、学习高尔夫的合理程序

我是建议初学者先上几堂理论课、再练推杆,再练切球,再练劈起,然后再学习全挥杆。

1、两堂理论课:了解高尔夫运动的起源、球具的分类用途、、推杆、切杆、劈起、全挥各自的使用场景和简单介绍、学员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基本上可以确定高尔夫运动学到什么程度,准备投入多少时间、金钱,然后才做学习计划。

2、首先学习推杆,推杆表面上看起来最简单,最容易上手,学习推杆的知识点:握杆、站位、旋转胸椎、上杆、下杆、节奏、上下杆转换、加速通过、用身体感觉击球反馈、感受甜蜜点和非甜蜜点击球的不同、了解什么是方正杆面,了解从内到内的杆头运动轨迹,观察侧旋、正旋,体会什么是好的击球质量、什么是打厚打薄,推杆至少要上三堂课。

2、切杆学习要点:站位、重心、上杆、下杆、节奏、向下击球的运动轨迹、身体胸椎的旋转、握杆的力度、用手打和用身体打的区别,切杆至少两堂课。

3、30-50码的劈起球练习,学习体会:站位、节奏、向下击球和捞球的区别、身体围绕脊柱的旋转、握杆的力度,劈起至少两堂课。

4、然后才是全挥杆。

二、分阶段配置球杆

第一阶段:听两堂理论课,了解高尔夫的各种球杆的形状、功能、特点、应用场合。

第二阶段:学习推杆三堂课,挑一只二手推杆或租一支推杆,大约500-1200元

第三阶段:学习用短杆做短切和劈起,需要买一只56度挖起杆,大约400-800元

第四阶段:学习全挥杆,买一组铁杆,二手的大约2000-3000元,配一个球包,小的200元,大的球包500-2000元

第五阶段:学完铁杆的全挥杆,只要铁杆打的好,木杆稍微练一下,就可以找个便宜的球场下场实际操练一下,下大场就需要将球杆配齐了,这时候需要配置一号木、三号木、五号木、铁木杆,这几只球杆也可以分两次配齐,第一次先配一只一木和一支五号木(五号木比三号木易打),选用什么样的球杆和杆身,需要有经验的人根据你的挥杆速度、动作模型、身体素质老推荐,高尔夫球杆是个工具,合适你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贵的就好。

第五阶段:如果下大场有几次了,你会发现短杆对成绩影响很大,你需要配齐需短杆组,一般有50-54-58,52-56-60两种组合。

第六阶段:打球一年左右,下大场超过30次,你对球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挥杆动作和习惯,根据需要可以对球杆做部分或者全部更换,换下来的二手球杆就可以卖给下一批新学球的人。

第七阶段:多长时间换一套球杆,观察多个业余球员,平均起来大约两年换一套球杆,更换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情形:

1.  年轻人动作稳定后,不断创造新的好成绩,谁还喜欢笨笨的大凹背,信心爆棚,肯定要尝一下试偏职业的款式,小小的半刀背看起来精明能干,锋利的全刀背杀气逼人。

2.  五十岁以上的人,体力下降,原来打重钢杆身的,要换轻钢杆身(现在流行85克、80克、70克的轻钢杆身),原来打轻钢杆身的要换碳素杆身

3.  一号木换的很勤,有人想打远,有人想打稳,减少OB,一木平均一年换一支。

4.  推杆最具个性化,很多推杆的甜蜜期只有180天,而且推杆时赢钱的关键,所有很多人半年买只新推杆,家里推杆十几支,几万元的圈T据说在国内一年卖一千多支。

5.  沙坑杆软铁锻造,经常打沙坑杆,击球环境恶劣,杆面容易磨损和生锈,经常打球的人,一支杆用不到一年,就已经更换了。

三、 二手球杆要流动

我是硬件发烧友,买过很多球杆,和很多球杆的代理商都很熟,大家关于选购球杆有什么问题,欢迎交流,我自己买过很多支球杆,也有一些球友和一些经销商把闲置的球杆交给我处理。

欢迎加入联合体育球友会,会组织做一些团购、拼单、秒杀,肯定比你自己一个人买的便宜,而且走我们的通路,以后换下来的球杆可以优先折价回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