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球队的活力
(2015-05-30 07:40:39)
标签:
体育 |
分类: 业余赛事,球队建设 |
关于球队的活力
今天在《中国高尔夫产业联盟》群里,贺总关于球队的活动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和一些建议。顺着这个话题,我也讲一讲球队凝聚力的问题。袁总说的对,由于微信的兴盛,球员更容易聚集和联络,所以球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人同时是几个球队的队员。
球队是个松散组织,有几个发起人积极张罗,很容易凑成一个球队,由于打球交友都是玩的事情,所以大多数球队对于球队的定位、目标、宗旨、发展规划并没有仔细考虑,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所以就会出现队伍容易拉起来,但是热情过后,参加月例赛的人越来越少的普遍现象。
回到起始,现在打算成立球队的朋友们,不用着急成立,先把定位、目标、宗旨想清楚,再去拉人,这样一开始就有选择标准,要什么人、不要什么人、除了打球还能一起干点啥。
有完整章程、定位准确的球队有较强的凝聚力,看面子拉人头凑人数,迟早也是散摊子。
校友球队、行业球队、商会球队、基金球队、产业链球队、同乡球队,都是定位明确,能给队员带来感情慰籍或商业利益、事业帮助,这样的球队容易做得长久。
竞技型球队牛人多、个性强,比较烧钱,而且高手要足够多才能持久。
流水不腐,球队要保持活力,必须有新人不断进入,少参加活动的人自动退出。
很多球队将所有队员交队费起始日期统一起来,队秘催收队费的工作集中在某些天,这是一个错误的作法。每个队员交队费之日起,相当于与球队签定了一年的合作协议,满一年双方评估,均有权决定是否续约。这样可能每个月都有要进队的,也有到期不续的,保持人员的正常流动。
还有若队员对球队不满意,可以申请退队,剩余队费应该退还队员,但是大部分球队章程里居然都是不予退还,十足的霸王条款。
队员与球队员协议的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而且把一个不合适的人留在球队,也会引起新的矛盾和麻烦。
小题大做,把民主、公平、契约精神,落实到具体事务上,还需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