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lf71:适合自己的“错误”动作

(2011-11-11 16:15:37)
标签:

上杆

下杆

上杆顶点

收杆

分类: 挥杆研究

关于高尔夫的挥杆动作,国内教练所传授的标准动作,似乎师承一脉,基本上一样。从学球的第一天,我就把练就标准动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中间曾经几度绝望过,认为自己不是打球的料,但是因为喜欢和不断地能够挑战一些高手,于是鼓励自己继续向标准动作靠近。

但是毕竟身体条件与柔韧性不能和年轻人相比,所以经常要对偏职业化的标准动作进行调整,以保证现阶段能打好球。这两天就做了一些思路清晰的调整,今天写出来,希望得到高手及职业教练的指点和评论。

一、关于上杆的引杆,我取消了

标准动作:Driver上杆时,应该先沿低平直的轨道引杆,划出一个宽大的上杆路径。

取消上杆引杆,我的理由:

1.     要做引杆,容易产生由右臂启动上杆的意念,我选择的上杆启动点是左肩的推动,这两者只能二选一,我选择左肩推动,放弃了右臂主动的引杆。

2.     要做引杆,容易导致上身还没有围绕脊柱转动,先有一个脊柱和重心的侧移,甚至还会不自觉地站直一点,就改变了脊柱位置和角度,虽然重心右移我也想要,但是如果动了脊柱位置和角度,我宁可舍弃。我认为保持脊柱角度尽量不变,对于挥杆的稳定方面作用重大

3.       虽然较多的重心转移对于增加挥杆的力度和速度有帮助,可能对距离也有帮助,但是如果影响了稳定性,考虑到我的距离比一般人远 20码,我宁可打短20吗,也要追求稳定的挥杆。

4.       放弃了上杆引杆,到达上杆顶点时,我的重心左右分配大约是40%60%,重心在两脚重心到右脚内侧某个位置。

二、关于上杆顶点的确定

1.   取消了上杆引杆的意念,尽量保持脊柱角度尽量不变,以左肩推动启动上杆,上杆时左臂直,直到感觉扯紧左后背的肌肉为止,就到达了我心中的上杆顶点,至于到了上杆顶点之后,杆面的朝向,肝身的指向,手的位置,这些我都不管他们,跟本能走了,走到哪算哪。

2.   上杆时尽量保持双臂和肩膀的三角形不变,一体化上杆,拿身体上杆

3.   上杆时先转肩,再弯曲手腕,这样的杆头轨迹旁观者看起来像是在引杆,但是我自己是没有引杆的意念的。

4.   如果正确地上杆,逐步压缩有关肌肉,到了顶点是可以稍作停顿,让脑子给肌肉发送下杆指令,身体明确接到指令之后才下蹲转身和下挥的。如果上杆顶点后,脑子和身体来不及想这些事,或光想着大力击球,那么说明你的节奏是乱的,你还没有学会处理上下杆转换这个精细微妙且十分重要的关键步骤。

 

三、关于上杆时,不把头留住的说明

标准动作:Driver上杆时,头部可以向右做半个头位的侧移,但是头不可以转动,眼睛要一直盯住球。

1.  我的调整:如果我坚持把头留住和眼睛要一直盯住球,也能做到,但是就达不到扯紧左后背肌肉的感应点,就算到了上不动了的地方,感觉还是没有达到我的上杆顶点,而没有到达自己的上杆顶点,那么上下杆转换就是匆忙和心中无数的,后边的下杆和收杆都不怎么好。为了到达自己的上杆顶点,我不留头了,随身体做了一些转动,眼睛可以看见球后一码的地方,余光可以看见球,但是我不看球了。

2.  明确地确认了这个调整有助于自己整体的动作完整和稳定之后,我的木杆明确得到改善,既然不盯球了,我甚至都可以闭着眼睛挥杆,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失误。

3.  由于头转动了,在别人看来我的动作有重心反转的嫌疑,但是我自己可以感觉到重心是转移到右脚内侧了,我的右腿是顶住的,而且还保持一定的弯曲。

4.  一句话,用身体打球,凭感觉打球。

5.  记得上个月下场时,有一杆三号木打偏了,同组的一个球友好心地提醒我,说我的头跑了没有盯住球,所以打不好,我后来竭力去盯球,结果其烂无比,打了很多剃头地滚球。现在再遇到别人提醒这件事,我会理直气壮地回复: 谢谢,我知道,我就是这样打球的。

 

四、关于下杆的意念:不能想打球,只要完整挥杆即可

1.  本能:下杆时,所有人的本能就是打球,有的人还要强调打远,高手强调打直,更高的高手会想着轻松打不发力。然而这些平常的意念都是以打球为核心的,而打球这个意念对我的挥杆节奏、挥杆流畅性、挥杆完整性简直是一种病毒,必须从脑子里清除出去。

2.  我的调整:下杆时,脑子里肯定要想点啥,不能脑子空空,不想打球,那想啥?很简单,我就想着不快不慢地有条不紊地完整挥杆就行了,只要我左肩启动上杆,到达左后背抻紧的上杆顶点,稍作停顿,下杆至平稳地收杆,然后看球落地之后才撤除动作。那么首先挥杆节奏、挥杆流畅性、挥杆完整性都是OK的。至于小球的方向、打深打薄、弹道这些都不管了,其实这些由瞄球时的各种设定已经决定好了,临下杆再做修正是来不及的,只能打坏。

3.  我只想着挥杆动作,小小的轻轻的橡胶白球只是恰好落到我挥杆路径中的一点尘埃而已,会被我轻快挥动的杆头毫不费力地扫到九霄云外,去到它该去的地方。

4.  眼中有球,心中无球。

 

五、关于击球后留住头的问题

标准动作:下杆击球后时,应该留住头部

问题:如果我坚持把头留住,也能做到,但是就会出现击球后减速的问题,影响挥杆流畅性、及收杆的完整性。

我的调整:触球瞬间眼睛看球,击球后随右肩的转动自然走掉,我觉得这样更自然,能够保证挥杆流畅性、及触球前后一路加速通过触球区。但是也要注意,不留头,也不可以用眼睛追球看。

六、关于瞄球时杆底角的问题

标准动作:杆趾可以稍微抬起,前部与地面可以有一枚硬币厚度的间隙

问题:如果杆趾可以稍微抬起,下杆时往往杆头根部先触地刹车,导致打深,或导致杆面闭合产生左曲球。

我的调整:站得更直一些,瞄球时保持杆头底部前后紧贴地面,试挥时可以感受到前后都能挂到地面,这样触球时保持方正,也能有效地减少打厚打薄对击球质量的影响。

 

以上是我学球练习过程中,对挥杆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得到球友们的指点和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