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湖畔国际高尔夫球场攻略
(2010-12-04 08:08:35)
标签:
体育王溥果岭沙坑球道杂谈 |
分类: E其他球场旧攻略存档 |
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100221/o/6E33B1F2FA122C916CB15F71ECCFD319.jpg
如果要找一个地方,那里可以让你全身心地放下世俗,又能享受高尔夫的快乐,那没有比丽江更适合
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100221/o/965DEB31891B520401E8415D88C9336B.jpg
艳遇丽江
就在“世外桃源”之地,矗立着一座让人魂牵梦萦的球场——丽江古城高尔夫球场。球场坐落在与玉龙雪山遥相呼应的文笔峰脚下,北眺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西依古朴的纳西村落,中间环抱碧玉般的文笔海,为典型的背山面水格局。球场绕文笔海而行,在玉龙雪山的映照下,球场绵延起伏,气势磅礴。球场设计尽可能结合原地形来进行18洞布局组合,前9洞充分利用文笔峰于湖面接壤的山坡丘陵地势,形成山地球道风格,后9洞利用向外延伸广阔的湖边滩涂平地建造水景球场的特色。后9洞平缓广阔,优雅休闲,更显湖边垂柳水景球场的风范。具有球道平面起伏大、沙坑及果领起伏的特点,立体感强,并巧妙利用山湖来体现自然景色。由于海拔高,球道并不十分长,但却为球手提供了多种进攻路线的选择,这不是一个力量型球场,而是一个思考型球场。球道中沙坑、水域、凹地、自然峡谷、原始山石各种障碍交错,球手必须根据自己的球技特点及作战心态来决定每一洞的进攻策略。但仅有这些还不是古城的魅力全部所在,丽江古城高尔夫的硬件设施不是最好的,但古城高尔夫的湖光山色和在此处“艳遇”的丽江风情却是唯一的。不论球场的风景,当论球场旁边的纳西村寨,质朴如初,有着丽江古城的建筑外观和风貌,落里里的纳西风情酒吧,无论装饰还是气氛,总给人一份暧昧,一份回归。
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100221/o/6E89B0082AB8E9291DFBEDE006380CA4.jpg
18个洞,18首诗
丽江球场的景色和风情俱佳,但球场上的代表丽江18个球洞的18首意境深远的诗作,则是和这里的景色及风情的最好呼应,据说这18个球洞18首诗,不仅是球场的真实写照,也让球手在打球的同时细细体味商海沉浮,人生真谛。另外,这18首矗立在球场的诗作更是精选缅甸木化石请名家用心雕刻成碑。第一洞的诗文是“千里始于足下,高山起微尘”,取自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这诗意思是说要想成功地打好一场球,就如同人生的历程一样,需从这1号洞第一杆开始起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
来到四号洞这个全场的制高点,整个球场风光尽收眼底,玉龙雪山则对面而立。当球手攻取狭长形的果岭时,不仅击球的准确性要好,而且必须控制好距离。左右两边的沙坑再加上天然巨石紧紧保卫着球洞。这是个多层果岭,球手把球落在正确的层次上才会获得捉鸟的机会。球场的第一个休息厅就设在此,自然是为了让球友可以舒适地欣赏风景。该洞选用了宋朝诗人王溥的《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13号洞选用了苏轼《贾谊论》里的名句,“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反映在这个洞上则是提醒球友须控制自己,积蓄力量。因为这里是一个217码的三杆洞,缓缓上坡的球道前方由一个深度沙坑守卫着的果岭,收起一号木为下一洞留作准备吧。
“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终于来到左狗腿四杆洞的收杆洞了,两个深度沙坑将球道辟为两个部分,坡形而小巧的果岭要求第二杆有相当的准确性,这是一个考验智慧和才能的收杆洞,选用《战国策》里面的诗句倒也颇为合适。
如果来到丽江仅仅为了打球而忽略了这里的美景和风情,绝对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古城高尔夫的18洞固然精彩,但欣赏丽江景致、感受丽江风情却是必须面对的“后18洞”,对于很多人来说,丽江就是他们的梦,这里的酒吧、这里的民俗、这里的古城,还有这里的山与水,都在一一倾听着外乡人的忧愁。
详细攻略
1号洞(4杆洞): 千里始于足下 高山起微尘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 如画般的开场洞,正式拉开了您的古城湖畔高尔夫之旅。
球手要想在这个全长466码的4杆洞中,取得进攻这个小型而起伏不定果岭的最佳位置,就必须要打出一个跨越右边沙坑的Driver。
水域虽然沿着球道的左边缓缓而上,但并不构成直接威胁,除非你是一个打Hook的“高手”。
场境——依山傍水,遥望雪峰,玉龙巍峨,文笔妙然。
【释文】:白居易为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此句之意是千里的行程必从脚下起步,高山峻岭从微尘积起。
同样要想成功地打好一场球,就如同人生的历程一样,需从这1号洞第一杆开始起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
2号洞(4杆洞): 志当存高远 路遥恒不渝 ——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 一个很独特的短距离的4杆洞,只有365码。
两个“天眼”(当地的神泉)将1、2号球洞自然分割。
3个并列的沙坑把球道分成了高低两个区域。
球手必须选择其进攻路线:一是取安全保险右侧球道;二是强越沙坑而争取到一个用短切杆上果岭的好机会。
而对于打保险第一杆的球手来说,则必须面临守卫在果岭右前方两个深度沙坑的挑战。
场景——文笔峰下,正觉寺旁,七级浮屠,有道于此。
【释文】:来到2号洞,球要开始往高处击,人要不断向上攀登,就如同开始了人生的迈进,前边还有很多的难关和障碍在等待,要立志高远,不畏艰险,不管路程艰难遥远,都要始终不渝地有坚定的信念和恒心。
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居草庐便能三分天下,后被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建功立业被后人传颂。
3号洞(4杆洞):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 全长456码的3号洞,是球场18个洞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球洞之一。
这个长右狗腿洞,从发球台到果岭一路上坡,球手必须跨越一个自然峡谷,球道狭窄而且左右两边均有沙坑。
Driver打到球道的右边将会提供最佳的进攻果岭位置。
果岭大而坡度变化多端,Birdie将会是少见的好成绩。
场景——形势向上,心亦向善,越过关山,心情豁然 【释文】:3号洞为整个球场最具挑战性的地方之一,球手到此,山峰矗立、视线被挡,犹如人生之路总会有屏障和险关,是知难而退,还是继续勇往直前,此对联则告诉人们不要因山高峰陡就怀疑没有无路可走而停滞不前,只要意志坚定,敢于挑战,随着峰回路转自然会找到曲径通幽的另一番天地。
勉励人们不畏险峻,闯关过隘,进入人生一个新的领域。
4号洞(3杆洞): 登山始觉天高广 到海方知浪渺茫 ——五代·宋·王溥《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一个令人难忘的3杆洞,球道长170码。
球道坐落在山坡之上,整个球场风光尽收眼底,玉龙雪山触目而立。
当球手攻取狭长形的果岭时,不仅击球的准确性要好,而且必须控制好距离。
左右两边的沙坑再加上天然巨石紧紧保卫着球洞。
这是个多层果岭,如果球手把球落在正确的层次上将会获得Birdie的机会。
Par在这个洞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球场的第一个休息厅设于此,球手们可在稍作休息的同时,获得最大有景观享受。
场景——高山仰止,萍水相逢,大千世界,尽归眼底 【释文】:4号洞是全球场的最高点,通过努力和搏击到此,立足此处可一览周围群山,远眺湖面,烟波浩淼,雪峰映照,视野无边。
如同走上了人生的一个高峰,中国五代时期诗人王溥的这段诗句意为:人的思想要立足于高远辽阔的地方,才能有无垠的视野,浩然的胸襟。
从中可领悟诗中人生蕴涵。
5号洞(4杆洞): 一步一陡一回顾 我脚高时他更高 ——宋·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上》 一个中距离左狗腿4杆洞,全长457码。
这个洞给球手们提供了打Birdie的更多机会。
在超越球道右边的两个沙坑后,球手只剩下一个短切杆攻上这个大型果岭。
两个沙坑守卫在果岭左前方。
场景——自上而下,树在其间,无心插柳,有意觉悟 【释文】:从峰回路转的4号洞来到5号洞,视野徒然开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如果怀抱四方之志,那么到了哪里都可安心而有作为。
立此观四方,作为待施展。
犹如人生取得初步成功,面对开阔前景,总结所走之路,树立新的目标,继续向前攀登。
陟:升高。
寓意深刻,比喻人们的事业应不断攀登,永无止境。
正好和球手打倒5号洞的心情,环境、下一步的目标志向相契合。
6号洞(5杆洞): 临行而思 临言而择 ——宋·王安石《仁智》 全长585码的左狗腿洞,是18个洞中最短的5杆洞,球手有两条进攻路线:一是两杆直取果岭;二是避开水域,绕道而行。
是一个典型的“赌博”洞,打Birdie和打Bogey的人会同样多。
场景——田园生活,悠哉乐哉,村舍炊烟,意趣盎然 【释文】:6号洞进入一个新的境地,从这里能看到远处的山村阡陌以及下一阶段的所有球道,前面的路如通衢大道却又蜿蜒起伏,如人生又将开始的一段征程。
7号洞(3杆洞): 心宽忘地窄 亭小得山多 ——《聚卉园明秀亭联》 古典的3杆洞,紧依周边村落,全长190码。
果岭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沙坑把守着,小号果岭使打Birdie的球手面临真正的挑战。
场景——炊烟袅袅,竹林婆娑,鸟鸣悦耳,潭影空心 【释文】:7号洞位于山林凹处,地势狭窄,也是整个球场球道距离最短之处,宛如一个天然避风港。
又如人生来到了一个狭窄而又难以舒展的地方。
在此歇息而整顿,观山细思量,调整心态,此对联则醒喻人们不要因环境的狭窄而变得狭隘,只要心胸宽广,便能忘记周围的困境,同样在一个小亭子中,也能看到很大很多的山景。
(得山:观赏到的山景) 8号洞(5杆洞): 遇事知裁剪 操心论卷舒 ——唐·杜牧《自遣》 609码长左狗腿5杆洞,极具个性,为球手提供了许多进攻选择。
在打出Driver避开球道上的3个沙坑后,球手将会有多种选择来攻取这个大型而起伏滚动的果岭。
三个近距离的沙坑和2个果岭右前方的沙坑,要求选手击球的准确性要高,而且要把握好球杆的选用,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机会打出Birdie。
场景——田畴稻香,世间繁盛,远山近水,别样红花。
【释文】:8号洞是沿着山形一直往前延伸的较长球道,犹如来到了一个自由驰骋的疆场,可以放手一搏。
但在这舒缓平展之地,更要审时度势,确定方略。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既是对自己的告诫,又是提醒人们凡事需三思而行,进退有余,目标确定后,用心去做,方可施展宏图报负。
(裁剪:此用心思考和判断,从而决定取舍) 9号洞(4杆洞): 行百里者 半于九十 ——《战国策》 中长度415码的左狗腿4杆洞。
其特点在于布置了一个让球手难以躲避的沙坑,被这个沙坑吓住而绕道的球手将会留下一个较长的距离进攻果岭。
果岭虽然小巧且前后均布有沙坑,但还是给球手提供了Birdie的机会。
场景——蛇山倒影,白塔空灵,回首一瞥,会心一笑 【释文】:9号洞是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由北向南击球。
同时也是全场18洞的中间点。
如同人生走过了一半的路程。
是到此收杆休息,还是继续往前迈进,也是一种意志与信心的考验,因为前边的球洞还有很多的难关和障碍,就看您是否有信心去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
《战国策》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古代的哲人很早就意识到要走百里的人,到九十里就止步,如同半途而废。
所以百尺竿头,还需再进一步。
10号洞(5杆洞): 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有功 ——《二程集》程颐:《易经》卷四 641码的5杆洞,小巧的果岭三面环水,球手在第二杆选择用杆时,必须判断准确。
5个沙坑分布在果岭的前方与后方,对于冒险两杆上果岭的球手来说,必须具备很大的勇气与自信。
场景——白鹭优雅,果岭清秀,渔舟漂泊,岸夹桃红 【释文】:来到10号洞,不仅风光宜人,清风徐徐。
笔直的球道更宛如走上了人生的一条直线。
就应该乘势而进,继续往前。
程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与程颢被称为“二程”,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这段话中他认为君子(有德行的人)要增长学问,应该四处行走,贵在实践。
通过行动和实践,则明了很多事理,明折了事理就能做出成绩、贡献和功劳。
¨只打9洞的球手可以在这里歇手,通过“好望角”码头登船,借湖景返回会所。
11号洞(4杆洞): 击楫中流志莫移 心藏风云世莫知 ——明·王世贞《鸣凤记》等 一个挑战性较强的4杆洞,全长447码。
Driver必须跨越文笔海,无路可逃。
两个深度沙坑把球道一分为二,第一杆落球在左边的球手,将会获得一个轻易攻取果岭的机会作为奖赏。
狭长型的果岭由一个右前方的沙坑守卫。
场景——山下乐园,风生水起,牧童短笛,借问酒家 【释文】:11号洞也是球场中又一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到此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开阔的水面作为阻挡前进的屏障,要求隔水击球,如同人生走到水边已无退路,面对这波诡云翳的变化,必须背水一战,要战胜环境的挑战,其实也是战胜对自己的挑战。
以豪情壮志来迎接人生的又一次考验,诗的前句也是强调面对江水激荡,人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得奋起拼搏,意志坚定不能后退才可顺利到达彼岸。
后句选自唐代李白《猛虎行》一诗:风云比喻才气豪迈或行事壮烈,或指经天纬地的大志。
(楫:船浆。
中流:江心) 12号洞(4杆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唐·杜甫《漫兴》 442码的左狗腿4杆洞沿文笔海而行,球手要避开左边的水域和落球区右侧的一个小型沙坑,第二杆距离适中,果岭不大不小。
果岭后面的沙坑,为打过了的球手提供了一个救球机会。
场景——白云千载,水天一色,心无挂碍,感谢生活 【释文】:12号洞是在经历了此前的隔水击球之后到达的一个新境界,即可分享到此的成功喜悦,又能品味眼前的美景天地,蓝天白云下,旁边是碧波荡漾的湖水拍打着堤岸,脚下是绿草如氤的球场。
如同人生经过一番拼搏后,憩息中获得人生的享受与感悟。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此诗句就是说要摆脱世俗的烦恼,尽量品味当前的美酒之乐。
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着异曲同工的蕴意和妙趣。
13号洞(3杆洞):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贾谊论》 球场18个洞中最长的3杆洞,全长217码。
缓缓上坡的球道把球手带到前方由一个深度沙坑守卫着的果岭。
果岭面积巨大,但其多层变化令球手不能轻而易举地打出Bridie。
场景——湖水荡漾,野花遍及,若怀虚谷,处处修行 【释文】:13号洞是个突然掉头北上的转折点,球道也变得短窄,在这里不仅不能挥杆远击,却还需忍而不发,控制自己、积蓄力量,以便为进入下一球洞的发挥做好准备。
就仿佛人生暂时遇到了一个弯道或曲折,如何应对当前状况,放眼今后,也是对一个人思想和胸襟的检验。
宋代大文豪苏轼文中讲的是君子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就一定要耐心等待;要从事远大的追求,就一定要忍耐。
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中国古代先哲们在修身处世中强调忍,如陆游也说过“忍字常须作座铭”,就因为有忍,才能取远、得大。
14号洞(4杆洞): 须知极乐神仙境 修炼多从苦处来 ——清·袁枚《箴作诗者》 Par将会是这个最长的4杆洞中很不错的成绩。
球道长475码,左侧从发球台直到果岭有一条深凹区伴随着。
如果球手的Driver落在右侧球道,则为自己攻取果岭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长距离的第二杆,及短距离深度沙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休息厅设在果岭对面,球手们可此小憩。
场景——长草茂盛,曲径通幽,明阳如是,霞光满天 【释文】:14号洞已打完球场的四分之三球洞,置身两旁是湖水环绕,风光宜人;回顾身后,是一路的搏击与奋进。
犹如人生已步入中年,应该悟出人生的很多东西,不会再有年轻气盛的浮躁激进之举,可闲庭信步,从容不迫地审视人生,任随周围风起云涌,波翻浪滚,自己都应心闲神定,气度超然。
15号洞(5杆洞): 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 ——管子《水地》 648码是球场中最长的一个洞,也是变化最多的一个洞。
在征服了布满草坑的大凹区后,球手仍然要面对上坡杆,攻取由深度沙坑在前守卫,且多层变化的果岭。
从右侧攻取果岭是正确的选择。
深度的凹区加上横切的沙坑将会使那些爱冒险的球手产生强烈的征服欲。
场景——又见文笔,纸砚墨宝,情形宛转,变化无穷 【释文】:15号洞是全场中球道最长的地方,又地处球场最开阔的中部,眺望前方是云雾缭绕的文笔峰,气势非凡,在山水环抱之中,激发了人们豪气冲天的凌云壮志。
管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家,这篇以水地为文的阐述,正好与此地的情景、环境和意境相契合,形容人要立大志,纵横驰骋,上下自如。
在天地自然中达到一个宏大的境界。
(函:包容。
凌:升高。
) 16号洞(4杆洞): 幽境自能情外见 高怀独出世间痴 ——宋·惠洪《超然自在轩》 收尾3洞的第一洞,沿文笔海而卧,长429码的4杆洞。
在避开设在球道左边的大型沙滩型沙坑后,球手剩下一个中距离铁杆直取狭长型的果岭。
右边的沙坑会使错过果岭的球手面临一个比较难的切杆。
场景——一树二树,一水二水,一村二村,一心一意 【释文】:16号洞紧依湖畔,不仅水天一色,清幽爽人;而且直逼终点,胜利在望。
能搏击到此的高手不多,在此自然美景中品味人生的乐趣与真谛,自有一番潇洒自在的感悟。
此诗句讲的也是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自有高洁情怀,幽深志趣。
17号洞(3杆洞):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
——《普陀山海岸牌坊联》 要征服这个182码长的三杆洞,球手首先要选用正确的球杆。
发球台与果岭完全被水分离,不可逃避,果岭前的大沙坑加上风力,使这个中距离的三杆洞成为丽江古城湖畔高尔夫球场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球洞之一。
Par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场景——平常景色,平常心情,平常人生,平常天地 【释文】:17号洞位于湖岸的小半岛上,是到达目的地的最后一次挑战,又如同人生的最后一个冲刺点。
距离虽短却有水面隔离,并以湖水为球道,既是一种考验,又显示出球场设计的玄机和奥妙。
更含蕴着一种让人感悟的禅机。
经历了人生种种曲折坎坷,对任何世事变化都能泰然处之,从容应对。
故此洞给人的感悟正如普陀山的对联一样,有感便能即通晓事理,破解人生种种困惑。
(感:感悟、灵感,通:通晓、豁然明白,机:玄机、奥妙) 18号洞(4杆洞·果岭): 贤者任重而行恭 知者功大而辞顺 ——《战国策·赵策二》 467码长左狗腿四杆洞,是一个可下“赌注”的经典收场洞。
两个深度沙坑将球道辟为两个部分,坡形而小巧的果岭要求第二杆有相当的准确性。
攻取果岭的最佳路线是从球道的左侧开始,并把跨越文笔海纳入进攻路线之中。
Par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收场成绩。
场景——天空澄明,心境畅快,上善若水,天人合一 【释文】:有才能、有道德的人,肩负重任而行动肃敬,谦逊有礼;聪明、有见识的人功劳大而言辞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