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天然药化 |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醌式结构(对醌型、邻醌型)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苯醌
一
二、萘醌类(naphthoquinones)
三、菲醌类
四、蒽醌类
(一)蒽醌衍生物—羟基蒽醌
2.茜草素型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三)二蒽酮类衍生物
第二节
一、泻下作用
第三节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二)升华性
注:游离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小分子游离型的香豆素一般有升华性。
(三)溶解性
结合成苷后极性大,可溶于甲醇、乙醇、在热水中可以溶解。注意避光保存。
二、化学性质(重点)
(—)酸性--
醌类的酸性强弱与分子结构中羧基、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
酸性:-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α-OH>含一个α-OH
故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NaHCO3
(二)碱性:可接受强酸质子生成红色盐。但以酸性为主。
(三)颜色反应---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中的酚羟基性质。
1.
2.无色亚甲基蓝显色反应—苯醌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
3.Borntrāger`s反应,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色,蓝色。如: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显红~紫色
4.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Kesting-Craven法)(苯醌、萘醌)专属反应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活性次甲基试剂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α-酚羟基、邻位二酚羟基;Pb2+,Mg2+)。
第四节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氯仿、苯)2.碱提酸沉法。3.水蒸汽蒸馏法(分子量小的苯醌及萘醌类)4.超临界法
二、游离羟基蒽醌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硅胶柱色谱法、聚酰胺色谱法)
三、蒽醌苷类与蒽醌衍生物苷元的分离
四、蒽醌苷类的分离
3.色谱法(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制备色谱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一、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苯醌类主要有三个吸收峰,萘醌主要有四个吸收峰,当分子中放入-OH,-OMe等助色基时,吸收峰红移。
羟基蒽醌
二、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在红外区域有vc=o(1675~1653)cm,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谱
1.蒽醌母核芳氢的核磁共振信号,α位:C=O负屏蔽区δ8.07,β位:δ6.67
思考:1.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种类型,写出基本母核,各举一例。
2.蒽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类,举例说明。
3.简述蒽醌的溶解性。
4.为什么β-OH蒽醌比α-OH蒽醌的酸性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