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章B(天然药化复习资料备份)

(2010-12-02 15:58:44)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二 颜色反应

1H2SO4-醋酐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

    样品溶于冰醋酸,加浓硫酸-醋酐(1:20),产生黄→红→ 紫→ 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kahlenberg)反应

     将样品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氯仿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0 加热,显黄色、灰蓝色、灰紫色斑点,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甾体皂苷则显黄色荧光)。

 3三氯醋酸Rosen-Heimer)反应

   样品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显红色→紫色斑点。

4氯仿-浓硫酸salkawski)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氯仿层呈现红色或兰色硫酸层绿色荧光出现。

5冰醋酸-乙酰氯Tschugaeff) 反应   

    样品溶于冰醋酸,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3. 皂苷的表面活性

皂苷具有表面活性的现象: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

皂苷的溶血作用:当皂苷水溶液与红细胞接触时,红细胞壁上的胆甾醇与皂苷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破坏了红细胞的正常渗透,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发生崩解,从而导致溶血现象。

皂苷的水溶液注射进入静脉中,毒性极大,低浓度就能产生溶血作用;

皂苷的水溶液肌肉注射,容易引起组织坏死;

皂苷口服则无溶血作用,可能与其在肠胃不被吸收有关。

皂苷叫皂毒素,是就其有溶血作用而言。

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浓度。如甘草皂苷,溶血指数14000,溶血性能较强。根据溶血指数,计算皂苷的含量。如:某药材浸出液测得的溶血指数为1:1M,所用对照标准皂苷的溶血指数为1100M,则药材中皂苷的含量为1%。

并不是所有的皂苷都具有溶血作用,皂苷溶血活性还与糖基部分有关

皂苷溶血活性还与糖部分有关,以单糖链皂苷溶血作用明显,某些双糖链皂苷无溶血作用,可是经过酶解转为单糖链皂苷,就具有溶血作用。

其他成分的溶血作用和抗溶血作用

植物粗提液中有一些其他成分也有溶血作用,如: 某些植物的树脂、脂肪酸、挥发油等也能产生溶血作用;鞣质则能凝集血细胞而抑制溶血。

皂苷的沉淀反应:皂苷的水溶液可以和一些金属盐类如铅盐、钡盐、铜盐等产生沉淀。

  酸性皂苷(三萜皂苷)的水溶液加入(NH4)2SO4Pb(Ac)2或其他的中性盐类即生成沉淀。

  中性皂苷(通常指甾体皂苷)的水溶液则加入碱式Pb(Ac)2Ba(OH)2等碱性盐类才能生成沉淀。

第六节 提取与分离

一、苷元的提取与分离(一) 提取 1.醇提,提取物直接进行分离;2.醇提,有机溶剂萃取; 3.制备成衍生物再进行分离;4.将皂苷进行水解,有机溶剂提取;

(二)分离

硅胶吸附柱层析、:获得原生苷元的方法1. 两相酸水解2. 酶水解3. Simth  degradation

三萜化合物的分离

填料:硅胶(常用)

溶剂系统:石油醚-氯仿、苯-乙酸乙酯、氯仿-乙酸乙酯等。常压、低压、MPLCHPLC

二、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特性:由于糖分子的引入,极性基团明显增多,致使极性增强,故具有较大的极性而易溶于醇类溶剂、含水醇及水。难溶于弱极性的有机溶剂。

◆常用的提取方法:用甲醇或乙醇提取-石油醚等脱脂-正丁醇萃取-总皂苷 或者 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柱-总皂苷

三萜皂苷的分离

1. 分配柱层析法    以硅胶为支持剂,CHCl3-MeOH-H2OCH2Cl2-MeOH-H2OEtOAc-EtOH-H2O或水饱和的正丁醇等溶剂系统洗脱。

2. 反相层析法    以反相键合相RP-18RP-8RP-2为填充剂,常用CH3OH-H2O或乙腈-水为洗脱剂。常用反相填料(RP)是由普通硅胶经过化学修饰,键合上长度不同的烃基、形成亲油表面而成。

Sephadex  LH-20是由葡聚糖G-25羟丙基加工而成,属于分子筛凝胶。

三萜皂苷分离实例

1.如果某一混合物中含有人参皂苷RcRdRg3,请用RP-18进行分离,并写出化合物流出的先后顺序。

结论:洗脱的先后顺序为:Rc>Rd>Rg3

第七节 结构测定

1、化学法

Liebemman-Burchard反应和Molish反应鉴定三萜皂苷。

通过苷键裂解,而到小分子的苷元和糖,使结构测定简单化。

苷元结构确定可采用氧化、还原、脱水、甲基或双键转位、乙酰化、甲酯化等化学反应将未知苷元结构转变为已知化合物,然后将其IRmpRf或其它光谱数据与已知物数据对照的方法推测其结构。

二、三萜的波谱特征

1、紫外光谱(UV)

结论:共轭体系使π π*跃迁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共轭体系越大向长波方向移动移动越大。结构中有一个孤立双键:205-250nm 处有微弱吸收;

麦氏重排:条件:分子中存在一个不饱和基团, γ位置的H能够移动。

RDA开裂:环己烯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能发生RDA开裂,一般生成一个带正电荷的共轭二烯游离基和一个中性分子。

小结:第一节       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的定义   

      第三节       掌握四环三萜的结构分类,每种类型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代表化合物。   

      第四节       掌握五环三萜的结构分类,每种类型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代表化合物。  

第五节       掌握三萜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三萜皂苷的表面活性和溶血作用。

第六节       熟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第七节     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一般的光谱特征及其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思考:1、取两只试管,各装1ml远志水提液,分别加2ml0.1MHCl2ml0.1M NaOH,强烈振摇1min,比较两只试管的泡沫高度。

2、取两只试管,各装1ml麦冬水提液,分别加2ml0.1MHCl2ml0.1M NaOH,强烈振摇1min,比较两只试管的泡沫高度。

3、某植物的水溶液:1.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2. 加入鞣质后产生白色沉淀;3.将水该溶液煮沸后再振摇,泡沫显著减少,表明此植物中含有:     A 粘液质  皂苷   C 蛋白质  多糖

4、人参总皂苷的酸水解产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可得到(  )

 20(S)-原人参二醇    B 20(S)-原人参三醇    C 人参三醇    D 人参二醇    E 齐墩果酸

思考:1.简述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红外光谱区别。

2.简述柴胡皂苷a的分子组成,及在提取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吡啶。

3.《药典》人参鉴别方法:取试样0.5g,加乙醇5ml,振摇5min,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试解释,与三氯化锑显色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用乙醇提取?

4.简述四环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异同点。

5.哪些试验常用于检测药材中皂苷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