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琴童成长 |
去年的11月17日,是童童正式开始学琴的日子。到今天,正好一年。
学琴以前,常常听到很多中途放弃的例子。放弃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的原因基本都是孩子一旦表现出不太喜欢,家长也就不能继续坚持,或不想孩子辛苦,或认为不走艺术之路大可不必认真学,或学业紧张后,没有时间弹琴等等。看到如此之多半途而废的例子,让我还未开始学琴之前,就有了几分紧张和不安,这样的顾虑在我没开始学琴时一直困扰着我。直到真正开始学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顾虑才慢慢消除,这一年的学琴,让我坚定了坚持学琴的决心。我认为,只要不是因为先天条件所限制,只要努力都可以学有所成。
去年的今天,在小区里找了老师开始学琴。最开始每周一次学琴,三次练琴,每次半小时,教材是《儿童钢琴基础教程一》,老师要求每曲都弹,全用吊手的方法弹完。童童都坚持的不错,在这个琴行里有好几个同班的同学一起学琴,也没有厌学的情绪,虽然每次上课时,总显得有些坐不住,而且也常常走神,因为太调皮常常受到老师和妈妈的批评,不过学琴的进度尚可,在回琴时,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半年以后,儿钢一全部学完,换了四本教材,分别是《拜厄》、《孩子们的哈农》、《大汤一》、《儿童钢琴基础教程二》,童童弹琴的时间也加长了,改为每次学琴50分钟,每周练琴两次。此时家里也买了钢琴,每天在家也能坚持半小时练琴,每个星期的作业量一般是哈农一条,拜厄3条,儿钢2条,大汤一条左右。因为常常在家练琴,所以学习进度还不错。
不过,童童的课堂纪律一直不如其他的孩子,这是让老师最头疼的。几乎每次上次时,我都要和他强调上课纪律,老师要花不少的时间来管纪律。分析童童上课不听话的原因,除了小孩本身好动的原因外,大多数情况下和启蒙老师要求高有关,老师要求每首曲子的细节都要弹得很完美才会开始下一曲,让童童总没有兴趣弹。看到这种状况,我们在8月底给他换了新的老师。
新的钢琴老师是一位男老师,目前已经在他那里学习了十次课。这位老师的风格和启蒙老师的作风很不一样,只要弹奏的差不多,就可以过了。他不会在某一个曲子上一直纠错,有时候童童弹得错音太多,他也只是说回去多弹几遍吧,不会要求重弹。虽然这样有利于培养童童的兴趣,不过,这位老师特别在意手型,童童又开始了吊手的训练。
另外,这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偏快,第一次就给童童布置了10条拜厄作业、哈农一条、大汤2条,儿钢的教材这位老师不推荐,于是就没学了。找这位老师时,我们的拜厄弹到40条左右,现在不到九次课,拜厄已经弹完了,开始学599,目前弹到599的20条,大汤一慢一点,目前弹《生日蛋糕》。从平时的交流来看,这个新老师明显看重考级,几乎每次都会对我说,要我们为明年考级做好准备。
和启蒙老师相比,这位老师的白天还在师范学院上班,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授课,这也导致了这位老师明显不太能关心到每一位学生。比如,童童的年龄问题,至少被问了五遍了,直到上次去上课时,他还再问童童是不是5岁?所以,平时和他之间对话,感觉他并没有用心倾听,说过很多遍的事情,他总记不得。又比如,每次看到童童弹得不错时,就和我们讨论明年考级,不过,每次说得都不太一样,有时要我们考4级,有时要我们考5级,更有时让我们考6级,不知道哪级才是要考的…..,现在想找一个真正用心的老师还真挺难。
童童现在练琴还是有些小缺点。第一,当我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很不愿意听,明显的一副不信任的眼神,也许是觉得我这个不专业的妈妈不该对他指手画脚,只有老师说得才是对的。不过,童童内心里又特别希望我在旁边陪他,也希望我帮他纠错,真的指错了,又要和我争论半天。第二,他独自坐在钢琴前面弹琴时,弹一会就要讲话玩一会,玩的时间比弹得时间多多了,这也导致弹琴效率不高,只有妈妈坐在旁边监督,才会改善一下。
回顾这一年童童学琴的过程,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们应该还可以更苦一点,说不定能弹得更好。只不过,我并没想让童童只会弹琴,所以不想花太多精力和时间在学琴上面。童童对钢琴的兴趣还不错,平时表现出不想练琴时,只要妈妈稍微鼓励一下,马上就能主动地去练琴了。
还有两天,童童就要参加他的第一次钢琴比赛了,这段时间为了参加比赛,没有学习新曲子,反复弹奏表演曲子,所以平时练琴时间也少了,希望童童能通过比赛找到更多的信心,也祝愿他取得好成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