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天里约奥运会就要开幕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新闻都是这样的画风。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090534329.jpg
身为在巴西待了两年多、巴西好友一大把、也为奥运奋力辩护过的“老司机”。看到大家这么吐槽里约,我想说……痛心之余居然还有一丝欣慰!大家终于知道这些年在我身上都发生了什么!
讲真,巴西哪个地方我没去过,一言不合给你们上实例。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112815115.jpg
两年多前,我第一次到里约度假,暂住一个巴西基友家。他提前打招呼说刚搬家,我心想没事,只待两天乱点也无所谓啊。进门才发现实在是我想多了,一点儿也不乱——因为压根就没有东西。晚上在充气床垫上将就了,第二天原计划去里约的耶稣山和面包山,结果变成了陪基友去建材市场采购。那时我还是个善良boy,多少顾及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第三天,原本约好了师傅一大早上门装煤气,本想着总算能腾出下午半天,逛一下里约……然而师傅是傍晚才来的。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090615734.jpg
最后一整天又变成了帮忙收拾新家。第一次里约之行就这么泡汤了,说好的游山玩水呢?!
时隔不久,由于要参会,我提前一天深夜飞抵里约,坐的是半夜12点落地的航班。已经对巴西人的时间观念了然于胸,我特意提前预约了出租车,让师傅在12点前务必到机场,结果证明我还是低估了巴西人迟到的能力。司机师傅凌晨1点才姗姗来迟、毫无愧意、理智气壮地表示:今天晚上有巴西甲级联赛的重要赛事,看球赛耽误了。
好好好,你说什么都行。上车一问,他还不认路,手机也是老式的。我只好开着导航给他指路。以为此行就这样了,开到一半,司机忽然来灵感了,执意要抄个近道。而我在地图上看到,这条路经过一个贫民窟——前两天这里才发生过黑帮并火。我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不是不认路么!幸好一路无事,现在还能给你们供稿……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112830533.jpg
公共服务人员这么不靠谱,当地的朋友就更让人大跌眼镜了。
某一次去巴西人家里参加圣诞节晚宴,在这个有大量天主教信徒的国家,这算是每年最重要的一顿饭了,规格类似中国的年夜饭。我因此格外重视。说好七点开饭,以我对巴西人的了解,我带着礼物故意迟到了半小时。
结果你估计猜到了——人家还没买菜,正在商量要吃什么呢。
里约基友的情况又发生了一遍,我这客人陪着一家子人去超市买菜,直到十一点才吃上饭。饿到我前胸贴后背,意外收获是:这顿饭出奇地好吃,印象之深,致使我至今能倒背每一道菜名。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113214407.gif
然而……
上面这些都只是生活琐事,在工作中遇到巴西人那是真·耽误事。
有一次,巴方主办一场国际会议。由于国内大领导会专门飞来巴西出席,所以前期我们反复和巴方确认,一定要提前看到会场布置。他们嘴上答应得特别好,态度特别诚恳,反复说让我们安心。到了会议当天,我们一群工作人员早上10点去看会场,下午2点的会,会场还整个是空的……是空的……空的……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090701108.thumb.224_0.jpeg
这时候中国人的务实就派上用场了,中方人员都撸袖子干起活来,总经理也亲自搬桌子、搬椅子。你绝对想不到……
巴西人还对我们抢了他们的活儿不太乐意!
普通员工这样,资深学者也这样。
几年前我们邀请某位知名巴西专家来中国参会,提供往返路费和食宿。这专家收到邀请后,足足两个月后才答复。好不容易敲定了吧,临行前3天他“忽然”发现护照过期了,也来不及办新护照和签证了呢(你早干嘛去了啊)。但那时候我们已经没时间再邀请其他人了,最后行程只能作废。你以为这是个案的话,就天真了。我会告诉你同样的爽约,竟能在不同学者身上还发生过好几回吗?
http://i.guancha.cn/news/2016/08/05/20160805113523623.jpg
不过在听了我一位朋友的经历之后,你应该会觉得我这些都是浮云了。
这位小伙伴大学本科选择了去巴西读(不要问我为什么)。大一期末考试前夕,学校忽然宣布罢工了,老师呢,就趁机去欧洲休假了。没老师、没考试、也就没办法升学。一次也就罢了,这样的罢工在她本科期间发生了三次,直接导致她花了8年时间才拿到学士学位。
我认识她的时候,我已经毕业工作了4年,而她写完了毕业论文,正在等老师罢工回来,一等就是一年多。
我这小伙伴还算幸运的,据统计,巴西人平均27岁才大学毕业。这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自己zuo的成分。我的一些巴西朋友,一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重头再考大学,常常30岁才踏上社会。和国内年轻人动不动硕博、直博,唯恐落后的情况全然不同。
初到巴西的时候,我常被巴西人的拖延症弄得哭笑不得。反倒是他们,在工作上慢悠悠的,还要反过来劝你别急,说最后一切都能做成。他们还常用“这就是巴西”来为各种不靠谱行为开脱,反而成为了最靠谱的解释。
逐渐习惯了巴西的节奏,见惯了最糟糕的一面。巴西人随遇而安、热情洋溢的特点,总会给你以极大的亲切感,在你被不靠谱折磨得快崩溃时忽然感到暖心。我也想过,为什么巴西人会和争分夺秒斗志昂扬的中国人如此不同?但这恐怕是花上几万字都说不清的大课题。
巴西受到太多上帝的眷顾,从过去的红木、咖啡、棉花到今天的石油、铁矿石,巴西从来不需要太努力就有取之不竭的自然财富。这里历史上就没有什么战乱、种族问题,充足的阳光、细幼的沙滩、足球和桑巴。民众怎么会不乐观开朗、不悠闲生活呢? 自由散漫的民族特性已经深入骨髓了。
写到这里,还要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奥运出现更多槽点是大概率事件,大家可以淡定一些,学着巴西人,说一声:很好,这很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