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标签:
杂谈 |
美军重返苏比克?菲律宾的“飞鸟歌”
题记:天空中没有翅膀的踪影,但鸟已飞过——泰戈尔
10月17日,许多媒体引述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和菲律宾官员已证实,美方人员将在苏比克湾半永久性驻扎。
初闻消息,笔者直觉 “震惊”:美军在1994年就已撤离苏比克湾,18年来已经不在菲律宾驻有一兵一卒。此次“重返”却如神兵天降,之前毫无风声,一夜之间却是满城风雨。
更重要的,“重返苏比克湾”发生在美国全面收缩太平洋军事力量,第一岛链各个基地集体后撤时期。这一“逆势而动”,必定掩藏着美国重要的战略布局。
昔日的“南海堡垒”
苏比克湾,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南,是南海东岸的重要港湾。东为马亚加奥岬,西为比尼克提坎岬。港湾长14公里,宽8-13公里,水深24-50米,有良好的锚地,适合各类舰船停泊,因此从1901年其就被美国作为军事基地使用。
作为一个冷战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都如雷贯耳的重要地名,苏比克湾曾经是冷战时期美国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基地,也是美国在东亚投入最多,功能最齐全,任务最繁重的全能军事基地,就连今日被视作美军亚太基地群核心的冲绳基地也望尘莫及。
冷战时期,苏比克湾港与修建在的港口内的Cubi Point海军航空站以及港口北部约66公里处的克拉克空军基地,构成了美军驻扎菲律宾军队的主要力量。其中苏比克湾港口拥有1座巨型浮船坞、3艘修理船、6个普通码头和2个深水码头,同时在海湾内设置有多达160个各类锚泊点。越南战争时期,作为向驻越南美军运输各类物资的中转分派基地,这里每月要负责超过200艘来自美国本土的作战舰艇和运输船只的停泊、补给和维修,平均每天停泊在港内的大型船只都在30艘以上。
http://www.guancha.cn/news/2012/10/22/6348649446991836224.jpg
1981年的苏比克湾,停泊着包括航母在内的美国舰艇
驻扎在周边两个基地的航空力量也非常可观。两个机场都修建了长达3000米,宽46米的巨型混凝土跑道。克拉克空军基地更是耗费海量的混凝土,在机场修筑了数以百计的加固式停机坪和机库,其数量之多,以至于当菲律宾1991年收回该机场后,把全国空军都驻扎在该机场,也只占据了基地机库的一小部分。
苏比克湾在越南战争时期达到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作为几乎全部美军进出越南的必经之地, 仅在1967年,平均每天就有超过4.5万吨的食品和弹药以及200万桶各类航空燃油从这里运往东南亚各军事基地。美国海军所有部署在南海的航空母舰的补给都来自这里。而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战舰飞机维修需求,港区的仓库囤积着多达20万种不同类型的零部件以备急需。
回不去的昨天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在维苏威火山吞没古罗马庞贝古城1912年之后,1991的皮纳图火山以千万吨火山灰吞没了刚刚战胜苏联的新罗马帝国——美国的克拉克机场。正为高额驻军费用和苏联解体后减小的驻军价值所苦恼的美军趁势撤出苏比克湾,将军力和资源投向了其他热点地区。苏比克湾则被菲律宾政府收回,并改建为自由经济特区,克拉克空军基地和Cubi Point航空站也在清理跑道后改作两个民航国际机场。时至今日,参观克拉克机场边的火山喷发遗迹依旧是经典的旅游项目。
今日的苏比克湾早已被彻底改造成了一个旅游胜地:当年的美军驻扎已经被改建成为度假别墅;美军储存各种弹药的武器库则被菲律宾人改作了商店;用于锚泊战舰的海湾则被改造成亚洲唯一的开放式海洋公园和自由潜水娱乐区;被划为军事禁区的海滩也被开发成水上乐园与日光浴胜地;克拉克机场也开始恢复喧嚣,不过起降的不再是挂满炸弹的战机,而是满载旅客的民航专线。
http://www.guancha.cn/news/2012/10/22/6348649454107008723.jpg
今日苏比克湾里充斥的不再是美军,而是豪华度假别墅
美国人再要如同殖民菲律宾时代一般,拆迁这里的居民重建昔日的基地是不现实的,单热门景区的拆迁补偿就得让他们头疼一阵子。因此美国的态度也很明确,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埃迪尔韦托•阿丹在解释美军的“归来”时说:“美国不会回到他们此前放弃的基地,但是将定期来这里,而且他们在这里也受欢迎。”
既然不会回到基地里,那么“重返”苏比克湾的美军又该宿居何方吗?反正那些五星级度假别墅看起来并不在选项之内。
鸟已飞过?
我们还是得回溯到消息来源。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称,菲律宾外交部证实,美国军队重新返回苏比克湾美军在苏比克湾的“半永久性部署”自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埃迪尔韦托•阿丹说:“阿基诺总统已授权这样做,议会也早已授权,这也是受到菲律宾人民普遍欢迎的一个举动。”
原来美军不声不响“重返”菲律宾快一年了!我们的媒体到今天才发现,我不由得赞叹美军情报高度保密,部队调动悄无声息。再看看美军2012年来派往菲律宾的舰艇,他们一定会被部署在菲律宾执行相关任务。于是在几经搜寻之后,我得到了如下的情况:
2012年5月13日,美国海军“北卡罗来纳”号核动力攻击潜艇抵达苏比克湾,在进行补给与访问之后,于5月19日离开。
2012年6月25日,美国海军“路易斯维尔”号核动力攻击潜艇抵达苏比克湾,在进行补给与访问之后,于6月30日离开。
2012年8月18日,美国海军“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抵达苏比克湾,在补给和友好访问后,于8月21日离开。
2012年9月3日,美国海军“弗兰克•凯布尔”号潜艇支援舰抵达苏比克湾,在为后来到港的“夏威夷”号进行维修补给之后,于9月15日离开。
2012年9月7日,美国海军“夏威夷”号核动力攻击潜艇抵达苏比克湾,在接受补给、维修和进行访问之后,于9月12日离开。
2012年10月4日,美国海军“奥林匹亚”号核动力攻击潜艇抵达苏比克湾,进行例行访问。
2012年10月5日,美国海军“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抵达苏比克湾,进行访问并未美菲例行联合军事演习做准备。
菲律宾官方声称的“半永久性部署”,正是这些抵达苏比克湾补给访问的舰艇。美军显然也不否认这是部署,因为在美国海军编制年度行动计划时,对外国的友好访问是被归入“海外部署”的一项来统计的。
http://www.guancha.cn/news/2012/10/22/6348649469413755615.jpg
访问菲律宾的美军潜艇,也被归为“半永久性部署”
作为参照,美国海军每年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几十艘各种舰艇访问香港,并在哪里补充油水给养,并轮流开放船上水兵上岸访问,这也是美国海军“年度部署计划的一部分”。今年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已经先后访问了包括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以色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
不得不说,笔者对菲律宾外交部门发明的“半永久性部署”这一新名词钦佩之至。得益于这一创造性的概念和理论,美国海军不仅得以顺利“重返”苏比克湾,更在中国香港“半永久性部署”了多个航空母舰战斗群。
泰戈尔的《流萤集》中有名句曰:“天空中没有翅膀的踪影,但鸟已飞过。”对于菲律宾来说,美军舰艇的补给、访问就是美军之鹰留下的踪影,菲律宾政府当然可以像泰戈尔一样抒怀:鸟已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