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
(2012-03-28 16:19: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教育类 |
十、简答题
【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1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2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教育目的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1良好的职业道德 2健康的身心素质 3扎实的文化素质 4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①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②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 ③沟通的能力 ⑴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⑵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④教育教学活动监控的能力 ⑴计划与准备 ⑵组织与实施 ⑶控制与调节 ⑷反思与纠正 ⑤教育研究的能力
【幼儿的特性:1幼儿是完整的人 ①幼儿是整体发展的人 ②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2幼儿是独特的人 ①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②幼儿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③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人
【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幼儿是教育的客体: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施加影响,是“教”的活动的主体,而幼儿则是“教”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 2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教师虽然掌握着教的主动权,但并不能够主宰幼儿的学习。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加以理解和吸收。 3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有着独立地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 幼儿园课程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幼儿阶段是为了整个人生打根基的阶段,幼儿园课程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根基部分。具有启蒙性和奠基性。 2 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更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素质发展,其关键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制性。 3 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 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特别是要为小学教育打基础。 4 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年限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共九年,还没有把幼儿园阶段纳入。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幼儿园课程也不是义务教育课程。
【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1身体适应方面 2社会适应方面 ①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②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③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④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3学习适应方面 ①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②通过绘画与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 ③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 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以集体教学为主,就能减小“幼小”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你认为观点对吗?为什么?答: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2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不同 3师生关系不同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太片面。①一般来说,在大班下学期,除了通常的幼儿园活动和游戏外,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集体授课的实际一般为25~30分钟。但这样的做法更多是形式上的预备,要真正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就要从小班开始,循序渐进地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⑴幼儿入学的准备工作,应当是整个学前期循序进行的。因此,为幼儿入学打好基础应作为幼儿园的一项基本任务。⑵幼儿园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幼小衔接工作放到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④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应充分发掘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
【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幼儿的特性:
【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三)师生关系不同:
(四)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五)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幼儿园大班以集体教学为主,就能减小“幼小”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你认为观点对吗?为什么?
后一篇:教育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