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京香山苗族的由来

(2019-03-27 14:41:30)
标签:

转载

分类: 海淀文物三普
第一次听说 四季青镇的苗族 朋友

 

          北京香山的苗族为何姓萨          (作者:运之)


    2003年12月8日,湖南省苗学会二届五次年会在凤凰县召开,北京海淀区四季青乡门头村(位于香山)党总支书记萨继承及夫人,冒着严寒,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会议。远方贵宾的到来,引发了—个新奇的话题,那就是北京香山的苗族为什么姓萨?如果我们弄清了苗族姓氏的基本情况,就会明白他们姓萨的来龙去脉。


  过去,苗疆—直流传着苗族有五大姓的说法,从史籍上看,湘西有4种提法,那就是“吴龙石麻廖”(严如煜《平苗议》)、“石隆吴麻田”(《凤凰厅志》)、“麻龙吴石廖”(《麻阳县志》)和“龙麻符石滕”(盛襄子《湘西苗区之设治及其现状》);黔东至少有两种提法,即“吴龙石麻田”(田雯《苗俗记》)和“吴龙石麻白”(《铜仁府志》)。苗族有五大姓的说法,最早见于田雯的《苗俗记》,此记完成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史籍中所讲的大姓就是很有影响的强宗豪族,曾任凤凰厅敬修书院山长的孙均铨,在其所作的《苗蛮辨》中说过,唐代苗族就有五大酋长,用石、陇、吴、麻等姓。到了嘉庆初年,随军到湘西镇压苗族起义的汉中道严如煜(溆浦人),却把苗有五大姓之说歪曲成“五姓真苗说”。他在《平苗议》中写道:“统计三种苗,惟吴龙石麻廖五姓为真苗,其欧阳、彭、洪等姓乃外民入赘,习其俗久遂成族类”。迎合封建统治者力图肢解苗族的意向,严氏这种主观臆断的谬论,经多渠道以讹传讹,大有弄假成真之势。其实,苗族自己就有削、没、边、管、卡、来、刊(苗语)七大姓,从下面对他们的简要介绍中,就可以知道“五姓真苗说”纯属无稽之谈,也会从中明白北京香山的苗族为何姓萨。

 

代削(代为冠词,下同)有代垄、代削两支,代垄下面还有垄怪、垄青两个支系,他们使用的汉姓主要是吴、伍、洪、滕、刘、贺、谭等。因在历史上的每次大迁徙都是代削打头阵,也是它创导了苗族的宗教仪式,于是将它列为七姓之首,俗称“头苗”。


  代没就是通常讲的大龙,它有16个支系,分三个层次。尽管它的人数最多,但基本上只使用汉姓龙,个别的使用汉姓余。代没在民族生存的斗争中贡献卓著,所以位列第二。


  代边俗称小龙,它原本是代没中的—个边远支系,在历史上为了解决婚配问题而又不打破同族不婚的规矩,才独立出来自成一姓。它有代怪、代希两个支系,使用的汉姓主要是隆、唐、梁、覃、李等。因它与代没有亲缘关系,于是排位第三。


  代管有西嘎、代飘、代沙三个支系,它使用的汉姓主要有石、廖、秧、施、时、彭等。代沙属于边远支系,为了表示自己与本体支系的区别,他们的火床(即有火塘的主房)设在与其他支系相反的位置,此点特征与代削相同。按传统习俗,苗族各个姓氏都在衣食住行方面自有特色。北京香山的苗族,有的是属代沙支系的,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用了谐音字萨作汉姓。


  代卡后于其他姓氏从平旷之地迁入山区,所以得到的居住地条件差,后来不得不到熟苗区和汉区打工谋生,登记户口时有的是用东家的汉姓,这样他们使用的汉姓最多,主要有麻、欧、章、张、符、胡、向、田、王、梁、施、陈等。


   代来有代赫、代合两个支系,使用的汉姓主要有田、彭、白、何、滕等。


  代刊使用的汉姓主要有杨、秧、林、施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汉姓外,苗族使用的汉姓还有傅、孙、黄、侯、尤、吉、姚、郭、单、卜、左、郑、朱、曾、邱、尹、龚、谢、皮、吕、肖、赵、罗、武、薛等,总计近百个。


  苗族可以随意更换汉姓,但绝不敢改变苗姓,因为按他们的宗教意识,改变苗姓就得不到祖灵的保佑,必然招致厄运。在古代,苗族除了酋长、寨长等要跟官府打交道的头人,以及跟汉人有贸易往来的商家富户因交往需要才使用汉姓,寻常的人在未被官府籍其户口时未有汉姓。后来既使有了汉姓,可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依旧只是使用苗姓。譬如北京香山萨姓苗族的先祖,当他们生息在永绥厅(今花垣县)黄瓜寨一带的时候,必定自称“妹奴沙”或某某沙,还不至于在同胞中自称石某某。嘉庆元年(1796)年7月18日,首席大学士和珅上了一道关于处置石三保等苗族起义首领的折子,此份请示最后说到要连坐石三保的家属,并由其弟和琳(镇苗官军统帅)擒拿石三保的“余党伙犯”解京。这样,就有一批侥幸活命的苗人被解押北京,他们被安置在香山为官军养马服役。后来在登记户口时,属于代沙支系的为了避讳让他们痛苦难忘的石姓,就用苗姓的谐音字“萨”作汉姓。吴曦云


    在京苗族同胞欢度“四月八”节


  2004年5月30日,在京苗族同胞约600人相聚在海淀区门头村,欢度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四月八”节。苗族同胞们唱着敬酒歌、吹着芦笙、跳着苗族舞与同村居住的汉族、回族、满族等其他6个民族一起共同度过了欢乐、祥和的节日。中央民族大学的校领导和海淀区民宗办的领导参加了活动。


   "四月八" 传说,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故布依人要打磁把祭牛王,做把团喂耕牛,让牛休息一天。布依人对"牛五节"的传说大意是,很早以前,人们刀耕火种,烧山种地时,火烟熏了天宫,玉帝龙颜震怒,决定给人们予以惩罚,命神牛传令人间,三天才准吃一顿饭。牛王见人间生活极苦,产生侧隐之情,擅自把旨令改为一天吃三吨饭。玉帝得知,将牛王贬下人间,牛王下来时,不慎跌落上牙,但他并不后悔。到人间后,就辛勤为人们耕田犁地,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从此",人们就把神牛下凡的那天(四月初)称为"牛王节。


    5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在京数百名苗族同胞在香山脚下的门头村欢聚一堂,共庆苗族“四月八”佳节。民校党委副书记李东光、副校长艾比布拉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节日庆祝活动现场,英达生态艺术园表演的舞蹈“迎宾客”、民校研究生陈婷的一首“十八湾山路到我家”令在场宾客心意暖暖。由英达生态艺术园与门头村的演员们表演的富有苗家特色的芦笙舞、竹板舞、彩扇舞,让苗族同胞如同回到了家。来自贵州的苗山人组合也以饱满的激情为在场同胞献上了节日的祝贺。


    据了解,“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凤凰名人与香山苗族


    知道沈从文的人多,知道沈从文家乡何处的人可能不多,知道沈从文家乡为何称凤凰的,肯定是不一定多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位新西兰著名友人路易.艾黎先生,虽能称凤凰为中国最美的两个县城之一,但若论及凤凰的由来想必也是茫然。这样说,可是一点别的意思都没有。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

 

凤凰县城往西四五十公里的落潮井乡北,有一形似凤凰,最高海拔791米的山脉,当地人称凤凰山。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庭于当地设兵营,以监视土司和苗民之乱,有人以凤凰山名献于朝中,兵营也就因凤凰的吉祥而得名凤凰营。“凤凰”始见史册,至今三百四十多年的光阴。若以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国家新批准的中国又一历史文化名城,显然难以服众。因而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寻觅有投机的意味,发掘是比较贴切的。


    实则凤凰立城远在明清时期。唐武后垂拱二年(687年),便在凤凰县域设渭阳县,县治在明凤凰营西。这可就要把建城的历史上推了有一千年。戏说起来,渭阳还似乎很贴近盛唐都城洛阳。渭水,洛阳在则天皇帝身边,去“水、洛”二字,以渭阳赐之,足见现今凤凰时在朝中的地位。建于清乾隆十八年的凤凰老城黄丝桥,城虽不大,但颇有盛唐遗风,现为湖南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来凤凰是不得不看的。 


    始建于一千多年的凤凰古城,明以前的沧桑大多无史可查。历朝历代本意大至只是为了管制土司苗民,但往往是适得其反。最为惨烈的当数震动乾隆嘉庆年间的湘黔苗民起义。史学界有人称之为清代的中衰之战。据说起义的消息传至乾隆爷手中,他还以为又是一般的“纠众仇杀”,随后一封封六百里加急奏章传递到来,特别是时称“镇杆”的苗疆咽喉凤凰急报被克,才知道事态大了。统领清兵镇压的福康安据说是乾隆爷的私生子,时任云贵总督。副帅是当朝宠臣和申的胞弟四川总督和琳。清兵以湘、鄂、川、黔、滇、粤、桂七省十万重兵清剿,起义的余波却是十二年后还在。靠剿乱英勇盖世的名将福康安成了苗疆冤魂,和琳也莫名其妙的暴死营中。起义失败后,清军把大批义军首领家属押至北京,作为人质。这些苗民的后人繁衍下来,就有了今日的香山苗村。


    照此说来,把凤凰文化定义为兵营文化是不会为过的。查阅湖南省湘西州的地方志,以凤凰为中心,带有军事色彩的地名处处可见,大大小小有114个。比如说阿拉营,振武营,得胜营,旦武营……,前年国内知名专家称在中国南方发现了预期中的中国南方长城,长度在三百多公里,就在凤凰县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区域。一时间长城热一下子从北方到了南方。其后,云南省又说境内发现了真正的南长城。想来是有炒作旅游之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史家商家如何争执,是他们间的事,但于百姓而言,这样的长城还是没有的为好。


    坍塌的南长城伴随着文明进步早已是废墟一片,凤凰县只是为了发展旅游的需要修复了几公里一段。但有的人说修得不好,好象是把北方长城搬了过来复制的一样。那些一时没能到过北方长城的汉子见了,却是激动不已。是是非非,到此一游,无妨。真正感受凤凰,就得在古朴的老城徜徉。青青石板路,引你到久远的地方。你对民居有兴趣,就到有名的杨家院子去,你对腊染有兴趣,就到黄家铺子去,你对历史有兴趣,就到古城的南门去,你对政治有兴趣,就到希龄故居去,你对文学有兴趣,不要说你也知道要到哪里去。你对苗族有兴趣,就到山江苗寨去,你对戏剧有兴趣,就到傩戏堂上去,你对大自然有兴趣,就到南华山中去,你对小吃有兴趣,那里都不要去,眼前也许就是了。如果上面的地方走得多了,相信你就感悟了现代中国偏远的这座古城,为何会出了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也就更不会为此而大惑不解,大惊失色了。


    今日之凤凰城,依南华山之葱蓉,揽沱江水于其中,民居若隐若现散布其间,民俗民风淳淳于言行,离文明很近,但离喧哗很远。沿青青石板路,依沱江而下,于听涛山上有沈从文老先生墓地,仰慕的一代文豪,却并未见其何等的高贵。平凡得连当地人都唏嘘。仅与山与水与石为伴已。生于行武世家,又曾以十四五岁年纪充军,看来还是舍不得战士的光荣,有黄永玉先生题写的碑文为证: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从古到今战士何其之多,成就事业的沈先生当算一个。想先生年少时,能以一小学资历,独闯京城,又以湘西人特有之倔劲,写山水人生,独步文坛。答案何在?思索!


    题写碑文的黄永玉先生,善画。诗写得不错。有诗集《永不回来的风景》。作为古稀老人知不知名应该早就空灵了。不过小辈总还得为他说点什么。知道中国第一张生肖邮票吗?知道就好办了。对,是那张小小的猴票,很值价的。作者是谁?黄先生是也。


    说了沈先生、黄先生,还不能少了一人。到过北京香山的游人一定去过“双清别墅”,绝对的名胜。想知道始建者是谁吗?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任职时间短,六个月吧,但周恩来说,他是做过好事的人。熊希龄的家可就在咱湘西凤凰。


    不知凤凰以后还会有什么大家出来。借沈从文先生《边城》结尾的话:也许永远不会有,也许明天就会有。


    湘黔边地西接云贵,东连洞庭,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交汇于此。云贵高原向东,鄂西山地向南,构成了武陵山区特有的地缘文化和人文风情。土著的苗族,传说系古战神蚩尤部落的后裔,先是生活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线,是当时中国东部和南部最强大的部落。后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与炎帝部落发生战争,单打独斗所向披靡。然仰仗于勇猛,受制于计谋,终为黄炎二帝结盟所败,不得不离别故土,先是转战于洞庭周边,后又受逐至西南山地,与中原文明渐渐远离。历数世纪沧桑,北望故土,终难复兴,好在巴山蜀水,山清水美,便安居于此。苗族民风强悍,生性耿直,不惧强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点很有他们先祖蚩尤的遗风。至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民以洒血为盟,闻风而起,爆发震动清庭的苗民起义,聚众达二十万之多,持续达8年之久,后经朝庭镇压,苗奸叛变,起义领袖先后被杀,部分人质被压解到京城,现仍有湘黔苗民的后人散居在北京香山一带。 


    湘黔边地之苗族,在西南苗族中居住的自然环境最为艰苦,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广布。他们常以地势险要处围寨而居,一寨多则百余户,少则几十户不等。传统的苗寨,户户相接,大都就地取材,有的青石为墙,青瓦作顶,有的泥土为墙,青瓦作顶,青石板路面连家家户户,小巷子很多,有曲径通幽,密宫样的感觉。 

 

苗族人口概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民族人民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它体现着苗族人民的精神和智慧,反映着苗族特有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和了解。


    认识苗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需要首先知道苗族的基本情况。


    苗族是一个跨省和跨境民族。


    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等省区。其他省、市,苗族人口较少,而且有的还系特殊原因造成分散性居住。如北京香山脚下的苗寨,据说是清朝末年贵州苗民大起义失败,被俘苗兵被带到北京关押,后形成苗寨,有了苗族人口。又如广东、安徽、山东、河北等省,原没有苗族,但近年来由于通婚和进行劳务输出,现在这些沿海和内地省、市也都有了一定的苗族人口。


    在国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东南亚的越南有苗族55.8万人(1999年),老挝有苗族31.5万人(19995),泰国有苗族11。9万人,缅甸有苗族2万人。1975年以后,由于“印度支那战争,造成不少难民迁移,老挝有三分之一的苗族进入泰国,后大部分又迁往西方国家,现美国有苗族20万人左右,法国1。5万人,加拿大有近2000人,澳大利亚有1000人左右,德国和阿根廷分别有几百人。

 

根据我国政府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我国共有苗族8940116人,在此之前,1953年全国苗族人口的统计数为251万,1964年为278万,1983年为503万;1990年为739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