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和勤亲王墓、恒敬亲王墓、恒敏郡王墓

(2014-08-13 16:13:13)
标签:

转载

分类: 探访旧址
学习

    在遵化的如家酒店住了一夜,第二天回京没有走高速,看了3处王爷坟和平谷的四座楼,现发3处王爷坟的照片与介绍,欢迎大家来点评。北京现存的王爷坟少说至今也100年了,所以此次拍摄选择怀旧模式,用镜头捕捉下历史的痕迹。

    和硕和勤亲王墓位于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坟村,为和恭亲王之子和勤亲王永壁的墓地,原墓地规模较大,有享殿、宝顶、碑亭等建筑,占地近3.3公顷。现存墓碑一座,为顺义区文物保护单位。
http://s2/middle/4e999b26t7ea95ec4edf1&690
石鼓
http://s12/middle/4e999b26t7ea95f01eb0b&690
水盘
http://s13/middle/4e999b26t7ea95f6cc42c&690

http://s7/middle/4e999b26t7ea95fa9c716&690

http://s15/middle/4e999b26t7ea95fd7841e&690

http://s4/middle/4e999b26t7ea964e58643&690
     从冯其利的《清代王爷坟》找到的和勤亲王墓的历史,供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座清代陵墓:

     如果说龙凤能给皇家带来吉祥,那么和亲王府第一、二处茔地就齐备了。密云卸甲山的北宫。府中称为凤山坟地。顺义庄子营的王爷坟,府中称为龙山坟地。我到顺义县龙山村去打听,老人说王爷坟在庄子营,离龙山村有五里。为什么王爷坟借风水这么远呢?庄子营村的马玉良、马孟元两位老人释去了我心中的疑团。当初,王爷坟选址是清初汉军高天爵家人王浩经手的,他清楚桃山、龙山、岗山虽以山名之。可不见山。但王浩认为龙山与密云风山地脉相连。而庄子营已有汉军高天爵家族墓地,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在康熙朝声势显赫。若在高家墓地以西、邢家坟地以东建立王爷坟,是再好也不过了,还名之曰“凤凰单展翅。’’于是乾隆三十七年三月二日薨逝的和亲王永璧:葬地就选定了。

    永璧为和恭亲王弘昼第二子,生于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三日,母嫡福晋吴扎库氏,副都统五什图之女。乾隆二十——年初封不入八分公,在乾清门行走。尔后授都统。乾隆三十五年袭和亲王。永璧不仅赋姿明敏、禀气冲和,而且礼法娴熟、趋跄有节,深为清高宗喜爱。乾隆三十七年去世,享年40岁,谥曰勤。和勤亲王墓在庄子营村西,坐北朝南。外有文河,未建神桥,河北栽有柏树数行。碑楼一座,内立乾隆三十七年四月谕祭碑一方。北行为宫门、享殿、月台、宝顶。宝顶和后墙之间种有白皮松。东西墙外有杨树和槐树。嘉庆二十二年四月,永璧第四子和郡王绵循去世.再葬于庄子营永壁墓地之西,也是坐北朝南,建有宫门、享殿,但规制略小。宝顶两侧有侧室墓两座。道光十二年六月,和郡王绵循第三子贝勒奕亨去世,又在西边建松树圈,圈里有月台,上建宝顶一座。尔后,光绪七年二月溘逝的敏恪贝子载容葬于密云县卸甲山北宫。载容长子镇国公溥廉在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卒后,又葬于庄子营,仅土坟一座而已。总之,王爷坟茔地实际占地八十八亩八分。

    王爷坟东侧还有阳宅一所、停灵房五间。阳宅平时由马、王两家居住。说起来,马、王两家的先世为和亲王府“拔役人”,王海是轿夫长,马德喜是京西北安河附近西小营人氏,在府中是花把式。岁数大了之后,让他们二位带着家眷住到庄子营照应坟地,钱粮月米照常发放。庄子营除茔地八十八亩八分之外,尚有余地二顷任凭马、王两家开垦自用。因荒地居多,加上松柏树占地,田地收获无多。和亲王府对马、王两家极为信任,马德喜曾孙马兴在光绪年间在府中任长史。马光堂弟马贵、堂侄马玉芳在庄子营任护卫章京。

    1929年镇国公毓璋第四子恒德来到庄子营,把坟地的柏树和宫门、享殿卖给了头营村王乐三家。王乐三在当时顺义县四区是名人,1950年卒于家。1933年3月,刘某率众将王爷坟盗发。由于他在军界曾居要津,所以他布置周密。除东边隔着河道之外,北边米各庄设卡,西边对孙河五区,南边对李桥四区都做了防备。擦黑之后到村里把马、王两家赶到享殿之中,连夜盗掘。刘某也从事绑票生意。伪冀东自治政府成立后,他见过参谋长朱启明,朱对刘说:“你曾任军长,一时不好安置,俟出缺之后再请出山。”不久,刘某趁朱启明到小汤山沐浴途中将其绑架。朱启明在被扣押期间策反了庄子营的王振哲,从昌平上苑逃到小汤山,给冀察政务委员会打电话求援。石友三出动卡车二十辆满载士兵将朱启明接回城中翠花胡同寓所。此后,王振哲成为朱启明的亲随。解放后,王振哲回到庄子营赋闲,1958年病故。

    庄子营王爷坟在解放后还保留驮龙碑、宝顶、残墙和松墙子,1966年后被毁。永璧地宫系金井玉葬,顶部五层砖券之上砌有宝顶。三口棺椁近二米高。绵循地宫柏木棚顶,停灵五口,加上宝顶旁的土坟,共有棺木七具。所幸的是“和硕和勤亲王碑”完好,今为顺义县文物保护单位。
http://s6/middle/4e999b26t7ea960518e75&690

http://s10/middle/4e999b26t7ea9607f4fc9&690

http://s12/middle/4e999b26t7ea9675711fb&690

http://s16/middle/4e999b26t7ea96784ec8f&690

http://s5/middle/4e999b26t7ea967d12654&690
废石
http://s11/middle/4e999b26t7ea9680e355a&690

http://s15/middle/4e999b26t7ea9683bee5e&690

http://s15/middle/4e999b26t7ea96869ac0e&690
    恒亲王府坟地:

    恒敬亲王坟与恒敏郡王坟位于天津蓟县穿芳峪乡果香峪村,当地人称为北陵和西陵。

    关于此陵的介绍,摘自冯其利《清代王爷坟》:

    192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一伙土匪包围了蓟县果香峪村“三山总理”李庆锡的大院,李家的青壮年都上了房顶平台,进行抵抗。枪战中,李庆锡的侄子李仁林被打死,李家非但没有乱了阵脚,还为了节省弹药,不乱放枪。僵持了几个小时后,土匪不敢恋战,放火烧毁了道西的一些房屋,退走了。

    人们不禁要问,土匪为什么要进攻李家呢?李庆锡的“三山总理”是什么人封的呢?

    原来,这里有三处清康熙帝第五子恒亲王府的坟地,方圆十里的范围都是王爷坟地界,而守护王爷坟的“章京”的官职比知县还高,同州官相当,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而土匪要想挖坟掘墓,在蓟县站稳脚跟,不挤兑他们不行。对守护王爷坟的李家来说,不置办枪械,保卫自己的身家性命、田园财产也不行。说起谁封的“三山总理”,我在八五年访问天津蓟县东营房时,经姜克琴同志协助,见到了郑家保存的一张森公府发给的产权证明,开头第一句话是“谕三山总理(李)庆锡、乌合理达、文海等知悉。”说明“三山总理”为护卫章京的代称。

    东营房的恒亲王坟

    道光十一年(1831)《蓟州志》卷二记载,乾隆初年建立恒温亲王园寝于州治东北六里贾家山,随即改山名为钟灵山。老人讲,建立王爷坟之后,这里的农民都被迫搬迁,只有一家姓白的留了下来。李家来自三河县北边的灵山。与王爷坟有关的还有王、李、张、刘等姓。

    恒温亲王允祺为康熙帝第五子,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四日,康熙三十五年(1696)追随康熙帝千定噶尔丹叛乱,率领正黄旗大营,四十八年(1709)封恒亲王。雍正十年(1732)闰五月十九日卒,享年五十四岁。距王爷坟三里,设有满洲镶白旗营盘一座。这里的兵丁对地方上起震摄作用,也有保护王爷坟的责任。其中,当差的十几户,吃钱粮,有住房,有差事地二、三亩,负责人刘子宾、付家、郑家。恒温亲王园寝坐北朝南,最南边是一条大道沟,建有神道桥三座,平桥四座,神道桥不许老百姓行走。过桥是东西朝房各三间、碑楼一座。碑楼北边宫门三间,与大墙相连。宫门内享殿五间,旁边有东西角门。角门里月台上大宝顶一座,高三、四米。地宫石券,包括王爷福晋他塔喇氏和侧福晋刘佳氏的灵柩在内,在石床上停灵三口,石床前边有积水。墙圈内外植有松柏树,粗的柏树直径三、四米,当年进村后见不到天。

    辛亥革命后,辅国公毓森生活不敷。1915年搞子“起灵”。起出殉葬品很多,大致分为三份。蓟县白县长带领卫队担任警戒,得到珠宝等占四成,森公府管事的中饱三成,辅国公毓森名下得到三城。松柏树卖给了木厂子,大树长的有二十一、二米,能割成七根檩。驮龙碑卖给了日本商人,现残存碑顶一块。如今,尚有神道桥、平桥、地宫遗存,停灵石床改成了防火用的蓄水池。

    果香峪的北陵、西陵和东大坟

    果香峪的恒亲王府坟地,东至米家峪,南到村南,西至西岭子(东井峪),北至柏树沟、九龙头,西北至王草岭,东北与道古峪搭界,占地方圆十里。村北在1926年由某位兴办实业的人士请来山东技师养蚕,未获成功,留有蚕厂这一名称。

    北陵为恒恪亲王弘日至墓地,弘日至为恒温亲王第二子,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八月二十六日,初封辅国公,晋镇国公,雍正十年(1732)九月袭恒亲王,乾隆年间曾任都统、觉罗学总管,乾隆四十年(1775)六月初六日去世,享年76岁,谥曰恪。北陵神桥比一般王爷坟规模大,可连王爷后裔也不让走。东边有小桥一座,小桥南有专人持黑红棍看守,空人可以通行。过神桥有东西朝房各三间,中间是碑楼。北行是宫门三间,宫门东西与红墙相接。宫门内正中有享殿五间。后边是月台,上边有紫墙一道,里边是三米多高的宝顶。地宫石券,停灵共五口。墙内外的松柏树,密不透天。以雪柏(紫红色)为主。1915年,坟主卖树。1927年,村里拆了石桥上的栏板,置于井边做了护栏。

    北陵西侧有侧福晋、庶福晋、姨娘坟共十一座,单一个墙圈。再往西不足半里,还有镇国公绵疆的小宝顶,他承袭镇国公仅八个月就死了。小宝顶东边有奶妈子土坟一座。

    在北陵东侧是东大坟,因贝勒品级弘异和贝子永泽的坟头高大而得名。弘异受封过世子,做过都统、头等侍卫、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去世,终年59岁。永泽在嘉庆十二年(1807)被派往易县,守护西陵,三年后去世,活了70岁。东大坟陆续埋有道光十七年(1837)十二月去世的镇国公绵崧;做过散秩大臣、管理过圆明园八旗、守护过西陵、道光二十九年(1849)去世的辅国公奕礼;守护过东、西陵、做过镶白旗总族长,同治元年(1862)去世的辅国公载茯;袭爵三年,同治三年(1864)去世,年仅29岁的辅国公溥泉。

    第三代王爷、恒敬郡王永晧的坟地不在这里,另建于村西金陵峪,也有神桥、小桥等建筑。永晧为恒恪亲王弘睡第十子,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一月二十日,曾管理过镶白旗觉罗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一月二十四日卒,年仅32岁。1940年,一位日本军官楠木经过金陵峪,专门看过恒敬郡王碑文。

    同治四年(1865)袭爵的辅国公毓森,俗称麻公爷,手头有力气,一使劲能把铜制钱掰成两半。他在1932年左右去世后,主持家政的萨尔图克氏将他埋在北陵大西南的佛手峪,挨着鲶鱼脊、猫头沟,建土坟一座。

    1911年6月生人的辅国公恒氵桂,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可惜,找不到他的踪影。如果还健在,应该七十八、九岁高龄了。

http://s14/middle/4e999b26tcf2a1b8e5eed&690
北陵神道桥
http://s5/middle/4e999b26t7ea9b3e5ac24&690
西陵平桥
http://s6/middle/4e999b26t7ea9b4413b25&690
西陵地宫入口
http://s5/middle/4e999b26t7ea9b47e3db4&690
宝鼎废墟之上的老梨树
http://s8/middle/4e999b26t7ea9b4abf467&690

 

http://s8/middle/4e999b26t7ea9c7fcce67&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