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节白蜡树桩盆景的制作中,为了使高不盈尺的桩景更加谐调、紧凑,充分体现植物在四季更迭中的艳丽色彩,往往通过摘叶这一有效手段来实现。
http://s14/middle/707950f2xcaabc96f0acd&690
盛夏时节,有些观叶树种,叶片长得很大,且泛黄,失之清雅,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这时就可摘叶。摘叶前半月,应提前施足肥,为对节白蜡树桩萌叶创造条件。实施摘叶要用剪刀,去叶留柄,不伤腋芽。一般月余后方见新叶。摘叶的好处是,可使叶片变小,色彩秀丽。小巧的叶片,可充分展示缩龙成寸的艺术效果和苍劲古雅的丰姿。摘叶还可刺激腋芽的萌发、生长,能使层次更加丰富,树冠更加丰润,利于成型。
但对节白蜡摘叶也有负面的影响。那种不加分析不讲对象与目的,硬性规定每年摘叶二至三次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至少是欠考虑的。植物的叶片是合成有机养料,供植物调整呼吸的重要器官。通过春季至夏季的生发,植物内部的养料己消耗过半,夏季正好是积累养料的黄金期,如这时剪除叶片,无疑暂时中断了植物的营养供给,关闭了呼吸通道,这时又恰逢梅雨期,植物的新陈代谢降低,蒸腾量小,植物很容易在疲劳中窒息霉烂,或成僵苗。尽管对健康的桩,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对弱桩小苗的打击是肯定的,故不能小视。
对节白蜡摘叶前应有针奴才性地选择生长稳定的健康树桩,考虑好摘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小巧雅致的叶,还是为激发腋芽,以利丰富层次的某一方位。对于健康成型的树桩,一年可摘叶一、二次,并且全摘。至于即将成型,但某一局部还欠丰富些的,只宜在丰腴部位摘,其余不摘,且只能一次。如果是要求早成型,急需各枝干长粗的坯子或小苗,绝对不能摘。因为制造养料的机构受到破坏,养料暂停了来源,枝干靠什么来增粗呢?这自然不利于早成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