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花中四“君子”》
(2013-10-17 23:12:02)
一、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又是金秋时节,各地都在进行菊展。我们班的学生去孝感学院参观了菊展,回来后赞叹不已。我通过对五年级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对这种花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朵花,还是一个象征,因为包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赏。我们决定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和学生一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收集整理有关菊花的相关资料,从而解决问题,并能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让学生了解菊花、认识菊花,感受花卉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四、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五、活动准备: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
(一)
入秋开始,街头有了许许多多的菊花身影。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孝感学院去参观了菊展,姹紫嫣红的花朵让学生流连忘返。回来后,很多学生问我:“老师,菊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品种?”“老师,为什么单单有菊花展,是不是人们更爱菊花?”看到学生感兴趣,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了菊花是我国的名花,和兰、荷、梅、一齐被号称“花中四君子”。“花君子?有什么含义吗?”学生们兴趣盎然。于是,我和同学们结合校本课程《家乡的植物》,一起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走进花中四“君子”——菊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某些事物或者是事件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关注,去思考,去质疑。因此,在活动伊始,作为指导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
除此以外,学生在家里,在上学放学路上,以及在校园里突发的事件,也可以有选择地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要研究的课题。这些都需要指导教师在真正的实践活动当中,慢慢摸索,慢慢实践。)
接着,老师对学生提出了问题:你想了解菊花哪些方面的内容?
通过交流发现了学生十分想了解以下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菊花容易养活吗?是盆栽还是水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在以上问题中,有选择性地筛选、归类,把相似的问题归为一类,最后把孩子们关注度高的前几个问题写到黑板上。
3、菊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哪些用途?
②
③
④
(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同时,还要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帮助学生去主动筛选所要研究的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及意义,以及研究的可能性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筛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把要解决的问题变成活动大主题下的子课题。)
(二)
学生通过自由和自愿组合,分成了四个小组,民主推选有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这样,这次活动共分成了4个小组:
组名 |
子课题 |
组长 |
成员 |
第一小组 |
|
|
|
第二小组 |
|
|
|
第三小组 |
|
|
|
第四小组 |
|
|
|
(三)
学生通过研究商讨,确定出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理好开展步骤,以便在后面活动进行中能做到有序,不混乱。让孩子有组织,有目的地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个人有事做,知道该做什么。
活动主题 |
《走进花中四“君子”——菊篇》 |
小组成员 及分工 |
查阅资料:晏贝文
活动记录:涂雷、沈灵、张毅、杨宇凡、胡爽 |
活动时间 |
9月12日至9月22日 |
活动目标 |
了解菊花,知道它的种类 |
活动方法 |
实验法 |
活动内容 |
研究清明节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有关传说 |
活动步骤: |
一 二、交流活动收获,不断完善活动资料。 三、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
预期成果及展示形式 |
预期成果及展示形式: |
备注 |
|
其他小组的方案与此类似。
(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探究,一般活动方案都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设计,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来制定的。它是以各个活动小组为单位,以要解决问题为主旨的活动实施计划表,其具体内容是在小组同学共同商榷下,统一认识后而共同设计的活动方案。具体活动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合理地安排与设计。另外,活动伊始,学生可能还一时设计不好一则较规范的活动方案,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提前就活动方案的设计,进行详细指导,待学生掌握后,再就某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尝试设计,但要求每一组的活动方案格式尽量统一,方便教师的有效指导。)
第二阶段:实施探究阶段
(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这一阶段主要是四个小组进行《走进花中四“君子”——菊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各小组分别带着自己的研究主题,按照各自制定的活动实施方案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第一小组《菊花种类》
第二小组《菊花种植》
第三小组《菊花价值》
这个小组的同学们有的周末到商场询问售货员,有的趁着和父母一起逛花市的时候问问花农,终于明白了菊花的颜色不同含义也大不同,自然作用也不同。白色和黄色菊花一般是上墓时用的,代表着思恋。菊花还能食用,即可泡茶,还能入菜,做枕头等等。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喜爱美丽、实用的菊花了。
第三阶段:整理交流阶段
学生开始进行系统而周密地整理成果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依旧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并在班级进行阶段交流,及时修改补充活动中的实验记录。
(在整理完善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各小组想要解决的问题,从中还培养了他们做事全面、认真的良好品质。同学们在整理成果的过程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此阶段主要分为两步:
(一)、谈谈活动体会
(二)、在多媒体教室组织了各小组活动的交流与展示。展示各组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大家评价,交流。
第一小组《菊花种类》
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小报,有的重点讲述了原产中国菊花的种类,有的详细的说明了菊花的颜色和花型,张张图文俱佳的小报无不向同学们说明着小小菊花身上隐藏着无数的奥秘。
第二小组《菊花种植》
同学们将自己外出采访、调查的镜头,以及自己种植菊花的过程制成了幻灯片,边放映边向大家讲解,同学们也明白了原来菊花的种植也是一门学问,更知道了“觉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
第三小组
这个组的学生因为有的家长善于动画制作,指导他们制作了动画片,生动有趣的菊花不同的用途,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菊花原来不仅仅是具有观赏价值,更有着食用和医药价值。
第四小组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等多方面因素,鼓励学生选择更适合的交流汇报方式,其目的是让孩子从多角度、多手段充分的展现自己实践活动所得。同时也清楚地了解其他组的活动,从中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成果总结的方式可以为:活动案例、活动日记、手抄报、专题片等。)
成果展示后,我们师生一起针对本次活动中每位同学的表现及各方面情况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活动主题:
班级: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点 |
自评 |
互评 |
家长评 |
师评 |
与 度 |
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
|
|
|
|
获 得 的 体 验 |
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
|
|
|
|
能 力 的 发 展 |
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能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
|
|
|
|
七、活动反思:
1、学生的收获:
2、教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