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的初探

(2011-11-22 16:47:17)
标签:

体育

初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的初探

初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的初探

                                          王雁

摘要:立定跳远一直是我们嘉兴市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它是评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一个主要训练人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协调能力的比较全面的项目。本文通过对初中9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训练,从而提高了立定跳远成绩,并且发展了身体素质。

关键词:立定跳远 训练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9年级96名学生,训练时间为6个月。

  训练方法

2.1  下肢力量

     立定跳远下肢的工作主要由髋、膝、踝关节及其肌肉运动组成。

2.1.1   连续蛙跳

    双腿屈膝,双手背后面,两腿蹬伸,蹬地有力,腾空时间长,空中要展腹和收腹,动作要协调,连续性要好。一般连续跳5-10次为一组。练习4-5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1.2   跳台阶

     以台阶为练习平台,连续跳上,高度一般为50-80cm,可按照学生的能力自行调整,可逐渐增加台阶高度或练习次数,特别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1.3   负重深蹲

     肩部负重,一般用杠铃(没有条件可以找重量合适的学生坐在被练习者的肩上),屈膝深蹲,腰部收紧,起来要快,下蹲要慢,负重的量要合适。10次左右为一组。一般进行3-4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1.4  负重提踵

     肩部负重,向上提踵,提踵练习一般10-15次为一组,一般进行3-4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1.5  抱膝跳

     原地双脚起跳,快速屈膝抱腿后,小腿快速下放,这种方式的练习既练习了腿部力量,有练习了收膝的速度。15-20次一组,2完成2-3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2    腰腹力量

主要的腹部肌肉是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组成。腹部肌肉主要功能是屈髋收腹。立定跳远中很重要的收腹动作就是由它们来完成的,其中尤其以腹直肌最为重要。

2.2.1  腹肌对抗练习

一般采用双人练习,练习者仰卧,辅助者直立于练习者头后。练习者双手抱住辅助者双躁,双腿并拢。练习者用力抬起双腿使脚背踢到辅助者腹前,辅助者双手反向用力推下双脚,然后练习者再慢慢将腿放下,再举腿,动作反复进行。注意要点,练习者在反复练习时,双腿始终保持伸直,为了加大难度,练习者向上举腿时应快,向下放腿时应慢,双脚着地不能有声音。15-20次一组,完成2- 3组,组间间歇3min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2.2   收腹举腿

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两腿伸直并拢,两臂在头上伸直。以臀部(髋关节)为支点,同时抬起上体和下肢,最好使手指间触到脚尖,然后平躺下,动作反复进行,必须要求速度快。注意要点,膝关节始终保持伸直,尽量抬高上体不要主动用手去摸脚尖,而使上体起到一定高度后再去摸脚尖。15-20次一组,完成2-3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2.3   仰卧起坐

准备垫子一块,练习者平躺垫子上,双手头抱颈后完成仰卧起坐动作,可逐步增加难道。如可以做斜板仰卧起坐等。要求肘尖触到膝盖。20-30次一组,完成2-3组,组间间歇3min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2.4   仰卧收膝

      身体充分伸展,仰卧在垫子上,两手头上伸直,然后两膝迅速向上收起,身体也跟着上抬,膝关节尽量靠近胸口,做完后腿还原成原来的姿势,要求,收膝迅速,越靠近胸口越好。15-20个一组,完成2-3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组数。

2.3   上肢摆臂与下肢蹬地的协调配合训练

      上肢摆臂的无力可直接影响到重心的提升高度,摆臂动作不协调会引起急于着地,所以立定跳远不仅仅取决于下肢和腹部的力量,而且同上肢摆臂与下肢蹬伸的协调配合也有很大的关系。训练一般采用的练习有:

2.3.1原地摆臂练习,两臂由后经下向上摆起。

2.3.2摆臂起跳练习,两臂由后经下向上摆起,同时空中展腹,收腹练习。

2.3.3放置小垫子高度约60cm,放7-10个,学生依次跳过。主要感受摆臂,收腹。动作协调完整。

训练效果

经过6个月的训练后,与初二时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提高0-5cm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9.37%;提高5-10cm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26.04%;提高10-15cm的有31人,占总人数的32.29%;提高15-20cm的有19人,占总人数的19.79%;提高20cm以上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12.5%。用以上方法训练后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由此说明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提高立定跳远的关键。

       建议

建议在立定跳远训练中,应多发展臀大肌、腹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的瞬间爆发力以提高学生的蹬地、展腹、收腹举腿的效果。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下肢肌肉、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上下肢、腹部肌肉的协调性都有明显的加强,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教师在立定跳远的训练时,在传授正规、科学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应多发展腰腹力量、大小腿力量和踝关节爆发力量。多采用腹肌对抗、俯卧举腿、负重深蹲、负重起踵等练习方法来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纠正易犯错误,如上肢与下肢不协调、腾空后身体平衡不好、落地不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