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菊花

(2012-12-16 08:18:48)
标签:

父亲

园林

笔墨

手笔

菊花

分类: 陈年酒

http://s16/bmiddle/70727c9ahd0ed40dc275f&690


 

    一直喜欢白菊花,清新雅致,超凡脱俗,可是花店里从来都把它当作祭祀的花朵。好好的一种花,就这样被带了一种不吉利标签,让人无法亲近。

      每次走进花店总会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一簇开得热热闹闹的白菊,我也不能免俗,看一看也就离开了,从来不曾买这种花带回家。唯有去爸爸墓地的时候,才名正言顺的买上一束,让店员用紫色的包装纸和丝带捆扎了,抱在胸前,在淡淡的忧伤里就有了悠悠的菊香一路相随。细心的店员总是不忘在花束上粘上一个""字,我却喜欢把那个字拿掉,本就是一束花,有它最自然而然的状态,人们似乎也没什么权力给它一个标签。

    忘记了从何年何月起,我不用再去花店买菊花了,爸爸的墓地旁,有了一片小小的花园,花园的主人是一个话语很少,皮肤黝黑的老人。认识老人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次约了小弟赶早去扫墓,不想小弟的车子坏在半路上,我不想一个人走进静悄悄的陵园,就在陵园附近乱转,遇见了正在花园里忙碌的老人,一段和菊花有关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老人的花园里,多半都是菊花,很多品种很多颜色,在老人的照料下,开得繁盛娇美。问了老人很多问题,老人总是简短的回答,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有点打扰他了。唯有谈起他的菊花,老人的话语才会稍多一些,看得出老人对这一园的菊花珍爱有加。

 

老人靠养菊为生,一部分卖给园林,一部分卖给花店,还有一部分就卖给旁边这个陵园。这是我第一次从容的看菊、赏菊、谈菊,这些菊花在老人的园子里,恢复了最初的姿态,它们只是一些美丽可人的花。

      认识得久了,我就不再去花店买菊花,每次去看父亲总爱到老人的园子转转,慢慢知道老人不但种菊还画得一手好菊,老人的画没有颜色,都是水墨渲染,所以只有白菊和墨菊两种,却是浓淡相宜,姿态万千。

 

再去时顺手带些笔墨或是菊花诗送给老人。临别时,老人总是让我自己拿剪刀去园子里选菊花,不好意思白拿了老人的花,随便扔下些花钱,老人既不计较也不推托,随性随意。偶尔我也会买几盆抱回家,老人若是兴致高时,也会送我一幅画带走,老人总说真正懂得菊花,喜欢菊花的人不多,你年纪轻轻的能如此已经不易了。

    又是一年父亲忌日,一样的去看望老人和他的菊花,却发现老人已经不在了,接待我的是一个黝黑的汉子,一双眼睛骨碌碌的打量着我,透着生意人的精明。

 

当我说明来意,问起老人时,他说他的父亲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就葬在旁边的陵园里。他接手了这个园子,既然是老主顾,当然不会多算我花钱,让我放心来选花......在他喋喋不休的推荐和介绍中,我忽然觉得满园的菊花都黯淡起来了,不得不打断他说,给我剪两束白菊花吧,汉子算了花钱,我知道比花店还要高出一些,但依然微笑着付了款离开了花园,留下了心满意足的汉子,我想也许我不会再来这里了,虽然菊花还在,没有了老人也就没有了牵挂。

    看过父亲之后,我在陵园里找到了老人的墓,安静的黑白镶嵌的墓碑,象老人的画,后面的碑文刻着"一世书香,半生菊农",出自老人的手笔。我把一束白菊放在老人的碑前,这应该是老人亲手种下的最后一些菊花,可惜他没能看到花开,我不知道老人是否会感觉遗憾。而老人走后,缺了一个那个爱菊赏菊的人,那一园的菊花开得该有些落寞和孤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浮生一醉
后一篇:陪我一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