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的第一场雪(12月中盲品活动记录)

(2011-12-19 17:54:17)
标签:

美食

2012-12-18

星期天下午,盲品活动。一共尝试了14款红酒,2款白酒。

活动之后在韩国料理店里面,L老师跟我恳切地说了一番话很触动我心—自高中数学老师之后,很久没有师长/朋友跟我说这种话了吧:“你很有天赋,不要浪费。现在的你,有点浮躁,三分钟热情。”

L老师建议我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努力开始写点什么。

其实我也许知道自己身上的原因:我太害怕失去。因此不肯去努力。

不管是对自己(有点)喜欢的事情,还是(有点)喜欢的人。因为无法担负认真之后却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况,因此一直选择不认真对待,这样至少自尊和想象还得以保留。

不过L的洞察力还是让我略微一惊的,他竟然说“希望你重振雄风,虽然这几年不知道你为什么沉沦。”

而这个导致沉沦的事件,是如此的久远,连我自己都快不记得了。

雄风谈不上,但以前的确是喜欢写文字的。在2006年之前。我喜爱写文字,因为在写字中我可以好好思考。但从2006年起,我放弃了思考,也许也已在心底发誓不再写字。我觉得自己太罗嗦,所做的一切都太无意义。那之后的生活哲学都变成了:“好XX,而不求甚解。”以至于后来,我真的不会写了。

除开“沉沦”,也有不想自己被别人透过文字了解太多的因素吧;针对葡萄酒研究的世界,可能还有怀疑其真实性意义性重要性在里面。

不过,也许是时候是契机开始写了。好歹,作为某一个领域的文字,不必有太多的粉饰,也不必在文字中扮演另一个更好的自己。重新开始写,也未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原谅和重新开始。

 

今天的盲品我没有拍下各瓶的酒标,因此专业知识会很欠缺。慢慢来吧。排号以品酒先后为序,我喜欢的3款放在此文最前头。

1.新西兰黑皮诺 2007

口感柔顺,一试便知不是波尔多左岸雄劲的CS,也因为我喜欢的一般都不是出自波尔多大庄。于是我便猜测是梅乐—因为我基本没喝过黑皮诺。香气主导是杏干、莓果、蜂蜜的香气,略带皮毛气味。

“酸度活跃”是我没有喝出来的。“酸”的感知应成为我未来品葡萄酒需加强的一个方面。

总体来讲很喜欢这款酒—应该是今天盲品活动中我最爱的一款。我果然是适合黑皮诺的温柔的。

 

3.Raiz, 智利Maule谷,CS/希拉混酿, 2009

从未见过葡萄酒拥有这么艳的紫,艳得发蓝“妖姬”的感觉昭示着这不大会是旧世界的作品。花香芬芳。单宁中等,入口柔顺,回味稍短。

“胡椒,青椒,桂皮和巧克力”是我没有辨别出的味道。

 

6.澳洲希拉,老藤,2006  (南澳)Gully The Formula Robert’s Shiraz

这是一款“咳嗽糖浆”的酒,入口是强烈的“甘草”甜味。砖红色,我判断为波尔多右岸的梅乐。

“桂皮,黑加仑”是我没尝出来的味道。

这款酒获此次盲品“最受钟爱”酒款。虽然我不知道为何。我第三喜欢吧。

事实证明,凡是被我判断为“右岸”的酒,结果大都是澳洲的希拉。也许我该去买瓶希拉单方酒,回家好好研习、记忆它的特质了。而希拉的特质,应该是柔和、温顺、不刺激吧?

 

2.来自马戈村的CS,2006

单宁很重,入口轻薄,不够厚重,但口内很快涩感突显—鉴于目前我对葡萄品种基本还处于缺乏准确判断的阶段,但喝到这种涩感判断就应该向CS靠了。香气层次不够丰富,主要也是莓果和杏干味道。

“紫罗兰,玫瑰花,樱桃,酸度活跃”的气味是我没有尝出来的。看来急需去买套“酒鼻子”练习对气味的敏感度和认知。

 

4.澳洲CS与希拉混酿,2003  (西澳)

朱红色,略有沉淀。柔顺,因此我判断为梅乐。结果再次是CS和希拉的混酿—我脑子里似乎就忘了还有“混合酿制”这回事,当然单方葡萄的特质我都还没把握住,更别说对“混合”葡萄品种的判断了。

 

5.梅多克CS,2001

朱红色,酒精感强,“老而强”的风格让我作出“波尔多左岸老酒”的简明判断,难得地中了。香气依旧是没有太多想法,入我口中脑海里都只有“葡萄酒的香气”这五个字而已。

因此,在品酒记录上,我自己又想象出了“青椒,雪茄烟盒”的味道。

 

7.智利,CS/梅乐/小维尔多混酿

朱红色,肉汁味。

“湿羊毛,烟熏,雪松”味道是我没尝出来的。

 

8.北罗纳河谷希拉,2007

肉汁味明显。

 

9.葡萄牙酒,Quinta da Barreira庄园, (Estremadura产区)  2005

老师提醒说此为之前都没喝到过的产区酒款,加上入口的清新明快感,没有太多想法便猜测是加州酒。结果竟然是葡萄牙的。

此产区在葡萄牙东部,葡萄品种一无所知。

葡萄牙,我心底一个特别的地方。

很多事情的际遇时期都是独特,无法复制,可遇不可求,一期一会的。

事后我妄想网络查询Estremadura产区,葡萄品种等信息,最后也只查出来它位于这个国家东部,“高档葡萄酒产区”这几个字而已。

 

10.澳洲CS/梅乐混酿

甜美,入口柔顺。判断为新世界酒。我喜欢的都是新世界酒。

原来澳洲不单做希拉,还做希拉与CS的混酿;不单做CS/希拉的混酿,也做CS/梅乐的混酿。

 

11.波尔多中法庄园,CS混酿

无甚话说。此时我基本开始喝醉了。

 

12.勃艮第黑皮诺

紫红色,柔顺轻薄。等待了许久想喝到的勃艮第黑皮诺,想不到是在这种醉的时刻而没留下任何印象。

 

13.智利La Lejania, Maule谷   希拉,2007

紫红色,不知是否在我微醺作用下,感觉具大酒风范。判断为CS,结果却是希拉。

原来智利的希拉也可以做出让我误以为是波左赤霞珠的“大酒风范”。

另外在接近最后还喝了一款南非的红酒,记不清楚顺序了。

红酒至此完结,开始白酒。

 

15.Tahbilk, Marsanne干白, 2005

金黄色,入口浓重的汽油、燧石气味;不适口,不喜欢。

“Marsanne是北罗讷河地区的白葡萄品种。酿造的葡萄酒往往酒体饱满,有时候有浓烈的胶或杏仁风味。”  

 

16。Chablis, 2007

浓郁的玉米味道,很特别。感觉我们都是一群待饲养的猪。

品酒结束,我已进入半醉状态。去韩国料理店吃了烤肉,欢声笑语,温暖晏晏。走出来行在清冷的风中时,让我产生仿遇冬季第一场雪的温馨,欢愉,等待已久,沉醉其中的错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