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随想笔记 |
女儿是个很乖巧的孩子,自尊心也强。这样的孩子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凡事都想尽力做到最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我一直注意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太高的要求,特别是不要求孩子达到难以达到的目标。
有天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把任何事情都做好其实挺难的。接过女儿的话:是的。但是只要你努力了,有些事情尽管结果不是很满意也不必太难过了,努力的过程本身就会促使你进步啦。
周末做语文作业,孩子自己做完了。我给她检查签字的时候,女儿说:妈妈,我想把凡是拼音的(不会写的字用拼音)都改成汉字,因为我想得“优”。
孩子想得“优”,想争取做得最好,对自己有这个要求,这算是好事。但凡是想尽办法得“优”是否真的就很好呢?比如这样一些已经写了拼音的在爸爸妈妈的辅助下再换成汉字并擦掉拼音,就是为了得到“优”的评价?这似乎是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并引导好孩子这个心理追求和要求,也是值得关注的。
其实以前我在辅导时会在女儿的写话本中把拼音的内容提示她写出汉字,这也是在时间允许和她情绪好的时候。这次女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所以在接下来的辅导中,而女儿呢?却将原来已写出的拼音擦掉,重新换上了汉字。我对女儿说:你想把拼音的内容用汉字写出来,这样的想法很好,妈妈在草稿上写一遍,你在作业上写下来,自己也练习了一遍,说不定这次不会的汉字下次就自己会写了,也就进步了。老师给你得“优”、“红苹果”、“红星”,都是一种鼓励,鼓励你们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进而不断进步。但我们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得“优”,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得“红苹果”和“红星”,你能明白吗?所以下次就不要擦掉已写出来的拼音了,这样一方面我们和老师能知道你哪写字是真的会写了,哪些字还在学习中。而你自己再看的时候也会清楚些,便于复习以前还不太熟练掌握的内容。
初上一年级的孩子,很多是非观念和为什么作业、为什么学习还不太真的理解,需要慢慢的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