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下影阳线,酌情做差价

(2015-08-20 09:45:00)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财经--早盘导读
长下影阳线,酌情做差价

【宏观分析】8月18日下午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强调,要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往前排,也要在有利于建章立制的改革举措上下功夫,依靠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在国企、财税、金融、司法、民生、党建等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方案。今年以来,在去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将有效降低风险,并且给股票市场带来若干个投资主题投资机会。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8月19日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1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技术解盘】昨日大盘指数早盘低开反抽回落至3558点一带获短暂支撑,午后探底反弹,全天呈现低位震荡,午后略有反弹的走势,最终在20日均线下方收了一颗带长下影的阳线,量能较前一个交易日明显萎缩。而深圳综指、中小板和创业板,也都先扬后抑,最终出了中阳线。笔者指出:周二的大盘高点(4006.34点)是短线多周期共振的高点,破位短线趋势和支撑以后的下跌,昨天高点带来的下跌是短线急杀的走势,急跌不抄底的原则,还有我们需要对应周二的高点给我们一个短线共振低点再抄底。昨日盘中的低点(3558.38点)属于15分钟级别的低点,这个小反弹属于15分钟级别反弹的范畴。虽然昨日大盘低开小幅反弹收缩量阳线,但并未收复周二大阴线实体的的二分之一位。昨日大盘反弹的高点刚好在笔者提醒的压力位(3811点一带)。昨日这个小幅反弹空间上基本到了,今天上午回调以后的再次反弹就会结束这一波15分级别的反弹。所以笔者建议耐心等待短线共振的低点,再抄底或者加大仓位。目前还是保持轻仓位防御策略。本周投资者继续控制好仓位。笔者建议投资者适当留意8月24日(下周一)的时间周期变盘窗口。今日大盘的技术压力位在3852点一带,短线支撑位在3690点附近。
【热点剖析】从周三盘面上看,各行业板块呈现普遍反弹格局,其中西藏板块、新疆区域、电信运营、土地流转、大数据与信息安全、钢铁、农林牧渔、公共交通、软件服务、互联网、广告包装、文教休闲、建材、房地产、计算机、半导体、电力等诸多板块涨幅居前列,而银行类、保险板块涨幅偏小。从资金流向上分析,周三沪深两市合计资金净流入121.5亿元,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入30.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1.4亿元。资金净流入较大的板块:上海本地股、创业板、钢铁、中小板、农林牧渔等;资金净流出较大的板块:券商、酿酒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上述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微幅流入,散户资金大幅流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涵养就业潜力和经济发展持久耐力。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把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作为“转方式”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措施,为调整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市场人士指出,沪深两市大盘昨日再度大幅调整,场内谨慎情绪再度升温,因此安全边际较高、业绩改善确定性强的农业股值得投资者适当关注。本周四我们选股方向做如下微调:短期关注角度:1.改革红利与产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国企改革+、互联网+、大数据与信息安全、大物流、供应链金融、农业现代化、电力改革、国产化进口替代等)。中期角度关注:1.改革创新和“稳增长”主题(中国制造2025、国企改革、互联网+、大安全大军工、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等);2.中期业绩大幅预增的优质品种以及高送转潜力品种。投资者需警惕近期强势股补跌风险以及中报业绩的“地雷”风险。供参考。
【操作指南】今日需留意沪指在3852点一带的压力。建议短线交易者暂时不宜加重仓位,可以考虑轻仓酌情做一做差价。稳健投资者转为防守型仓位,静待系统下一次发出日线买讯,再伺机而动从容应对。请严格按照系统买卖讯号操作,趋利避险。
【仓位建议】固定仓位15%,活动仓位5—20%,预留65%以上的本金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