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训总结:践行游戏化课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19-06-28 12:35:34)
分类: 2018学年第二学期园本研训

践行游戏化课程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温州城大附幼(龙湾三幼)2018学年第二学期园本研训总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 是贯彻落 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结合我园的目前游戏实施情况,以安吉游戏契机创设适宜本园的“乐玩”户外游戏。并以此和“幼幼乐集市室内社会性游戏为本学期园本研训研究主线,以学习、借鉴、反思、研讨为主要途径,在学习和研究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游戏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 不断转变观念,放手幼儿游戏,不断提高教师游戏化课程的水平。 

一、注重专业化理论学习,更新游戏新理念。

(一)自我研修——融合、促进,适宜新理念

特色游戏化课程的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具备适宜现代化幼儿的游戏新理念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以适应游戏化新动态。认识游戏是与幼儿的日常活动应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不断创设新的游戏模式,整合幼儿园资源,组织开展室内外游戏活动。注重教师自我阅读学习一学期至少阅读一本以上有关于幼儿游戏领域书籍,并在研修本上做好摘记。

研修变革——现代化信息发展的社会,引领自我研修变革,教师可突破时空限制,翻阅APP(如:幼师口袋、幼师宝典等)软件作为参考支架吸取精华,丰富游戏资源,实现自我成长。我园于20188月成为“安吉游戏”实践园,我园一直积极践行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紧跟安吉游戏脚步。(2.19.5.135.15)为期三天的2019年“安吉·真游戏”国际研讨会,我园全体教师分批参与了视频直播活动,老师们在视频学习中更加了解安吉游戏,多方位的认识到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力以及游戏的惊人魅力,领会安吉游戏理念精神。听完会议后,老师们印象最深的是,安吉游戏模式不仅让幼儿快乐,也同时让教师乐在其中。安吉的老师们在游戏中体验着发现、了解、支持幼儿的乐趣,游戏模式成为了一个教师与幼儿彼此相互理解、信赖、互动互学、共同生活与成长的温馨模式。

(二)书香校园——营造、建设,增加文化底蕴

除了日常摘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4月份全园还举行了“书香阅读节”活动。教师幼儿共同观看了温州非遗团体---泰顺三艺木偶团,了解温州非遗文化,增加教师文化底蕴。

为促进教师的基本功和语言教学技能,全面提升教师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掌控能力并使其有效的服务于教育教学。424日我园举行了“声”临其境——教师绘本故事大赛,老师们从选材,语言,动作,道具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并将绘本制作成了精美的PPT课件,配上柔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将不同类型的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此次比赛,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我园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给教师们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机会,还为她们搭建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平台。

(三)专家引领——点拨、感悟,正确向导。

注重教师们艺术专业素养的专业引领,定期邀请专家和老师们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引领,提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本学期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园本“乐玩”游戏课程的实施,实现儿童整体性发展和个性化的形成,学期初,我园特邀温州市机关一幼刘双双园长前来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成长”的专题讲座。刘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适合我园的游戏发展和教师所需,从游戏中环境的创设、过程的支持、游戏中的观察与记录,游戏后的反思深刻的阐述,老师可以直接运用于我们的游戏活动中。

专家的专项调研活动是对于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乘着领悟、启迪与专业的进步。2019.3.28,“安吉游戏”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惠鑫老师带领的视导小组来园视察调研。此次视导活动仅仅只有半天时间,但对于我们来说收益非常之大,肯定的同时,惠鑫老师结合我园现有的布局进行讲解与意见上的整改,值得我们深思与进一步调整,逐步引领,正确向导。

二、增强“乐玩”户外游戏观念,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

安吉游戏的先进理念: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我们尝试围绕如何将安吉游戏精神融于园本课程进行了课程建设方式的探索,放手让孩子进行游戏,做孩子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我园地理位置非常优势,户外环境大,在原来户外游戏的基础上研讨如何利用全园的沙、土、石、木自然材料,积极创设条件来开展安吉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户外游戏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

(一)“乐玩”户外游戏材料投入的适宜性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紧紧围绕本学期教研组工作重点,深入“游戏课程化”改革,教研A组以“乐玩户外游戏”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游戏区的规划设计、游戏材料的投放、材料的玩法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制定了各游戏区初步实施方案。老师们提出: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多样性,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停滞不前,现有的游戏材料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再次组织开展游戏材料的投放合理性、适宜性。通过现场游戏形式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切实的观察孩子们的游戏状况。要求老师们每人持续关注一名幼儿半小时,只有持续的观察才能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背后的意义。现场观察后,老师们回到会议室对现场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及整改措施进行了细致的研讨,每个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抓住研讨时机,向老师们传递在游戏中,教师不再是主导,教师角色一定要发生转变,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选择游戏伙伴、自主选择游戏形式、自主制定游戏规则等,时刻潜移默化的转变教师的游戏观。

(二)“乐玩”户外游戏视频案例分享会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主动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经验,促进全面发展,而教师在游戏中学会放手、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解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教研A组开展了两次视频案例分享,一次是各班游戏区内的视频案例分享,说说自己发现的儿童、创新,不一样的游戏和不一样的感悟。一次是“同频异构”,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持续性观察一个视频,就视频中的儿童游戏行为进行现场分析,在互相观察分析中互相成长。

(三)体验式教研活动

为了切实有效的改变教师观念、放手儿童游戏,深入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幼儿园打造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教研A组开展了体验式教研活动,通过角色互换,老师们真实的参与到游戏中,有的在搭梯架;有的在建构场上搭城堡;有的在走油桶……探索各种游戏材料的玩法、作用,了解儿童的需要,正确理解和定位教师的支持性角色。为下一步继续深入研究材料与幼儿游戏的作用埋下伏笔,也为更好的开展“乐玩户外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户外游戏中幼儿的动作发展研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户外活动质量,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指导幼儿体育游戏的能力,推动幼儿体育游戏的发展,教研A组开展了一次幼儿体育动作发展的研讨活动。围绕“走、跑、跳、爬、攀登、平衡、钻、投”八大技能,进行了针对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能的发展目标研讨。并提出适宜我园现状的动作发展目标。幼儿健康活动开展要逐渐向游戏化方向发展,以游戏为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技能发展。

三、借助“幼幼乐集市”游戏,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

如何在社会性游戏中进行有效指导,利用材料资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观察是正确引导的基础,教师如何观察引导以及把握干预游戏时机要素,都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学期初,教研组进一步完善我园各区域的材料与环境设置。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发现游戏的深入与幼儿社会经验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B组教师重点进行了角色与社会关系的日常活动教学研讨,在各年龄段以及角色深入层次上制定目标,生成活动教案,融入日常教学丰富幼儿经验,提升游戏深入发展。

(一)以角色游戏为突破口,注重教师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学习、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本学期,教研工作以加强“幼幼乐集市”社会性角色区教学学习,促进教师成长作为突破口,分别带领老师们学习游戏新理念及教学观念。本学期我们从角色区目标的制定,教案的撰写及观摩研讨,从而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另外,也让老师们从平时点点滴滴的活动积累中收获了进步。本学期以来,教研活动不断的在各种工作中加强教师的反思,从每一块工作的落实,总结中,让每一个教师注重反思,在反思中提取经验,确立目标。

(二)开展园本游戏课程研究,摸索教育经验。

园本课程,是一个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本学期,教研B组教学工作围绕园本“幼幼乐集市”开展和摸索。就生活体验馆这一角色区域展开了研讨,从最初的大量理论知识的收集和学习中,我们从理论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大、中、小各年级段的目标的制定、教案讨论、教学准备中,每一个教师从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的汲取着养分。

角色游戏观摩和小结中,又真正将我们各自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新思路、新方法得以交流和提升,每一个活动,都从最初的模式研讨出一份执教的计划,又从执教中总结和反思,得出一个更优秀的活动方案,这一过程,是老师们理论和经验的汇集,也是教学和教师的学习和提高,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这一经验的总结,老师们在摸索中收集了许多的素材,并各自撰写了角色游戏反思及建议,真正从教学研讨、观摩中提炼了我们园本游戏化课程。

(三)注重观察,捕捉孩子游戏问题点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活动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能够反映幼儿活动水平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来准确的把握幼儿的活动中实际发展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目的地更换投放材料,并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来提高幼儿的活动水平。在社会体验馆开展中从幼儿社会经验的认知度开始,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游戏层次。

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指导者、引导者,而且是幼儿的一名玩伴、调解员和冷静的旁观者。要正确的把握介入的时机和适时推出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真正价值,最终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发展。

四、 各类竞技、学习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一)慧思乐学 赢在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

为了推动我园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19.4.2——4.4日进行了“慧思乐学 赢在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本园特色课程活动项目创意美术和体育游戏两大块领域,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上报领域。再分析幼儿年龄特点精心选材,深入设计教学活动,认真准备教具,积极探索。活动中,大家各显身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巧妙的活动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探究,大胆参与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承办区级“幼儿园课程改革”12学时活动。

本园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2019.5.22日我园承办了区级“幼儿园课程改革”。本次活动分块内容进行,本园“乐玩”户外游戏特色课程实施对本次学习的老师进行全方位开放。我园四位老师带来的“课程改革观点报道”,特色课程的实施结合实际的案例帮助大家梳理了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的关注点和实施的策略。

专家带来的《幼儿园项目化游戏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老师们借助自己园内的项目化游戏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研究的案例。活动为片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也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的一次锻炼与学习。

 

五、研训工作井然有序,成长路上收获满满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园的园本研训工作取得了一点成效:

张雪慧、潘益萍老师老师在2018年度温州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巧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园发展》、《社区幼儿教育的若干做法和思考》荣获市二等奖和三等奖;张雪慧老师《核心经验下游戏活动中生成课程有效回应的策略探索》、戴炳如老师《浅谈小班幼儿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杨晓燕老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以班本课程“地底下的果实”为例》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中均荣获二等奖;张纯纯、李谦乐在龙湾区“游戏故事视频案例《玩转建构》荣获二等奖;郑青青、徐頔等6位老师和潘益萍等4位老师在区“幼儿园课程改革”专题培训中分别做班级展示以及课程改革观点报道;幼儿园和胡圣芳老师别荣获2017-2018年师干训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存在问题与改进:

1.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以及及时发现游戏价值点的能力上上是比较薄弱;

2.本学期园本研训实施以来发现我们研究的幼儿的游戏方向比较多;

3.根据本园教师在观察的技能上所需,缩小学习点,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学习。以幼儿游戏为载体,以观察游戏为一个方向,提升教师在游戏中观察能力,以及后续分析教育价值点上进行深化,而不是笼统学习,这样对于教师的成长更有针对性和有效。

4.幼儿教师的研修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教师在园本教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自身往往忽视了其主体作用。园本教研的教学研究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师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新的学习、研究,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敬学水平。但现实情况中教师往往存在“等,靠,要”思想,加加之受根深特固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促使教师过度依赖上层,从而抑制了本身能力的发挥,更是忽视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也使园本教研的效果不基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