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落网音乐
落网音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80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明:岁月茶靡漫开时,彼岸路上遥相见(上)

(2015-07-09 10:59:11)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img3_luoo_net/46b9ea6d5e56196bc7600c5d2f51aca9.jpg

蒋明,如今深受各年龄层文青们追捧和钟爱的民谣歌手、空山乐队主创人员、“黑道大片男神”兼南方地区“说唱”第一人等等,众多头衔的光芒也许会让常人迷乱了眼,加之他推崇禅宗思想,钻研佛学与道学,并从中拮取、凝练世事之虚无真理。这种在禅宗中隐修的幽玄气质,又为他披上“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薄蝉衣。参人生之苦乐,破世间之红尘。

但他并不是想告诉你,自己是一个高深莫测、让你捉摸不透的入山修隐大师。用心的乐迷总能在他的一音一律,一词一句之中,发现他早已将自身对于禅宗的理解,慢慢地渗入音乐当中,或许直白地如袅袅而升的高山深寺之烟,或许委婉地如冥冥消逝的人世百态之美。一茶一乐,慢尝苦乐;紫檀香气,浸润宁静。

他与空山乐队一起分享这种虚无、无为的人间实态:没有咆哮,却听到深山钟鸣回荡的浑厚;没有排山倒海的猛烈 riff,却感受到峡间瀑布飞流直下的震撼。慢条斯理之中,捕捉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揉化世间独特情怀,以干净深邃如舍利的空灵,告诉你人生美好,及其背后隐忍的残酷现实。

“你要喝哪种茶呢?”

茶叶独特的清新与泡茶的雅静,代替了觥筹交错的酒肉穿肠过。蒋明老师熟悉地泡茶,一向儒雅的气质之中却带有点隐约而现的微微疲倦之感。茶流入杯中的清澈,香味萦绕。

空山乐队夏季巡演即将开始,这段巡演宣传期让无数热爱和刚接触空山乐队的乐迷惊喜连连,特以此次蒋明将会把“消失的记忆·中国流行音乐三十年”的演讲融入乐队的巡演中,将“演”与“唱”两者结合为一,在路上期待与乐迷一起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幽雅文艺气质。但同时这种加上“演讲”的巡演方式,无形为他附上不少压力。在茗茶一股又一股雅香弥漫之中,蒋明老师开始畅谈他对于巡演、演讲以及民谣、禅宗艺术的独特见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img3_luoo_net/47f90d8acad4eae24b3d202c66d76be5.jpg

游·巡演

这次巡演是您从南都辞职之后,成为专职民谣歌手进行的第一次大巡演,对于您来说会有什么特别期待或者特别的意义吗?

蒋明:其实每次巡演对于我和乐队来说,期待就是把舞台表现好就行了。但是宣传统筹团队他们可能会更期待这次要卖多少张票啊,宣传力度要更大啊,让更多的人听到,与场馆的对接更加地顺畅,支持力度更好,赞助更多啊之类的事情。作为乐队一个主唱来说,最终这些事情我也会去关注一些,但主要还是交给他们去做,我们乐队就负责把歌唱好。

那您现在有没有做什么准备去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巡演?乐队其他人呢?

蒋明:没有(笑)。没有人做准备。大家都很忙,像是鼓手良子,每天都要演出,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一般来说,我们乐队就是处于处于一种正常的演出状态,要说硬让他们去跑跑步锻炼,反而会没有这种状态。他们职业就是这样子的,不用担心的。反而我比较担心我自己。

为什么呢?巡演是一件强度特大的事情,您也经历过,照理来说应该很轻松的啊。

蒋明:其实我比较担心体力的问题(笑)。我发现今年我的身体比去年差了很多,去年我觉得自己可精神了,可是今年想到还要演讲,心理上有点奔溃了。你知道这人啊,有点畏惧的时候就会点怯。但是这种“怯”,走起来就可能会好。这就跟士兵打仗一样,上之前还会有顾虑,上了才不顾什么呢。总的来说我演出就是很放松的。

有很多乐迷都问为什么作为大本营的广东这次没有专场,还有很多乐迷要求你们去各个地方的,你们如何安排今年的巡演?

蒋明:其实上年我们夏季巡演光演出就十几站,今年我们还有秋冬季的巡演,秋冬季估计还有十几二十场,所以今年应该会有三四十场演出,会挺累。我们一般在广东都只做岁末演出。你要是天天在这里演多没劲啊,人家看着也烦。我就一年演一次,反正就一次,乐迷也愿意过来看。像我们上年的围炉,来了挺多人,挺好的。

乐队都是这样设置演出的吗?在自己城市里不太演,爱往外跑?

蒋明:跟城市的内蕴不一样有关。像北京的乐队,北京很大,可能他们有些人会一年演几次。因为北京的氛围很好,可能你一年演几次,也会有人去看。换句话说,如果广州有十个文艺青年的话,北京可能就会有两百个文艺青年,它的比例多很多,而且已经变成一种氛围了,一种良性循环了。比如说之前我们去北京,吃完饭都会去看各种的演出。可是在广州,很少会说吃完饭后一起去看演出,反而会去看电影或者逛街的。这就不一样了。如果大家都变成(在北京)这样的话,那得多少人去看演出啊。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img3_luoo_net/f861a61ead8a819126ad130b5316e2b0.jpg

 吟·演讲

为什么还会打算在高强度的巡演期间,开展“消失的记忆·中国流行音乐三十年”的演讲?

蒋明:其实今年我对巡演的期待,也是因为巡演过程中,把演讲都融合进去了。其实演讲是蛮舒服的,是我特别乐意去做的一件事情,而且是我比较喜欢讲音乐,喜欢和大家一起互动。我对这个“演”和“讲”互相结合的这件事,还是蛮期待的。

为什么会选择“消失的记忆”这个演讲主题?想向年轻人传达什么信息吗?

蒋明:我一直有个想法:我以前是一个乐评人,在这个圈子里面,大概活跃了好多年,自己年龄也符合中国流行音乐成长的这个轨迹,能有亲身的体会。中国流行音乐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人写出一本中国的流行音乐。

其实我可以写出来,就是我这个人有些懒。相较于写,演讲相对会比较轻松一点,就跟人聊天一样,把我所知的东西全给你分享。你让我讲五六个小时也可以,但两三个小时都不够,因为这三十年里发生了好多事情,要给他们进行一个条理性的梳理。

这三个小时就像速成班一样,我会给你讲历史,讲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放些这些歌手的歌曲,从视听、从看,从讲,感受到这三十年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个人觉得,如果每个城市,都做一遍,做够一百场,那么会对中国音乐能够起到一些铺垫的作用,也是蛮有意义的。

像我们现在热爱独立音乐的年轻人,很多人对国外音乐如数家珍,但对自家流行音乐,总会觉得就是那些泡泡糖歌曲,您觉得这是一个时代的误解吗?

蒋明:我之前在南都上班的时候,有实习生过来应聘,我问他们喜欢什么音乐,他们80%都喜欢欧美这些歌手,有一些喜欢华语音乐,大部分都是一些流行音乐,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涉及到国内民谣摇滚的。

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听到的都是欧美,中国其实不是没有好音乐,包括香港,有太多的好音乐,这个好东西好在哪儿?就是外国人听了都会觉得中国做的这个音乐好。现在是个娱乐化的时代,报纸、网络、媒体啊,宣传的都是最偶像化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些会比较小众,不被关注。其实年轻人为什么听不到这些好音乐,一方面除了传媒这渠道,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不一样。

我们那时的年轻人,听的东西,来一个,大家都喜欢。比如说 Pink Floyd,那大家全都喜欢,过了五十年,一百年,大家都很喜欢,比如说 Queen、The Police 啊,他们的音乐你听几十年也不会觉得闷,因为他们就是一种音乐形态的开山祖师。你现在一个乐队再牛逼,我也觉得 The Beatles 是无法超越的。这个无法超越是有好多好多的原因,不光是本身他们的技艺,还有当年他们经历过的特定的历史的环境,还包括猫王,为什么他的地位如此之高,就是在那个年代,突然有人第一个唱出这个东西,摇摆的节奏,是非常了不起的。之前认为摇摆的唱出来,就现在来说等于一种破天荒的东西。

比如说国内的崔健。

蒋明:是的。像现在很多舆论会说“崔健老了”、“崔健写不出新歌”之类的,但这也不影响他曾经带给我们的震撼,你去听他前几张专辑,现在国内很少乐队能够超越他,这就是经典的东西无法复制,是因为它有历史的背景。

现在普遍年轻人都喜欢偶像,而你们年轻就开始喜欢的 The Beatles 等经典乐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

蒋明: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听国外的东西,像偶像很少会带有历史背景在里面。我们那个时候听的都是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而且那时大家对偶像这个词也不是特别地敏感,到了90年代中期,偶像这个东西才全球化地流行。

之前是属于野蛮生长的时代。The Beatles,就是全世界一个流行的偶像,但是这个偶像是具有一定分量的,有自己艺术气质在里面。我们之前就是全都听这个,变成一个谈资:我没听过,我要马上去听。可是现在年轻人的谈资都在偶像方面,如果你不听这个(偶像),听那些(独立音乐),可能会没有人跟你聊,或者你孤独、孤傲、孤芳自赏,也许你能找到知音,但是你大部分朋友都在听那个。

而且说实话,现在国外的偶像乐队他们做得挺好的,因为技术的革新,已经让所有的东西技术化了。所以我觉得,听这个没问题,但是一定要去了解。如果你是热爱音乐的话,你要去了解自己母语音乐最大的特征,了解母语音乐的现状,这个群像所发生的东西。

当然这个听音乐就跟很多人吃饭一样。我们去吃饭,我们会觉得这个饭菜很好吃,往往好多吃货不能变成一个厨师;就如同爱听音乐,往后可能变不了一个狂热的音乐者,更别说音乐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欣赏是有责任心的,就说我们要振兴自己的音乐,但是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想,他们可能觉得听得高兴、开心就行了,这也没错,但我觉得挺可惜的。

但这两年其实出现了挺多独立乐队或者独立音乐人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欢。

蒋明:其实我觉得他们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多,而且都是年轻人喜欢,你看好妹妹、宋冬野,他们可以开剧场。包括野孩子。我第一次见他们唱歌是在好多年前的,唱下面几个人听。可是现在不同,他们演剧场了,下面有上千人在听。

这也说明了,这些音乐在科技、传播渠道之下慢慢地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最终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情况,好的音乐才是最重要,没有好的音乐,你的渠道再多,也只是昙花一现。喜欢好妹妹他们,他们的歌好听也罢,写的好也罢,唱得好也罢,我们也不用一个内行人去分析他们,反正这么多人去听,去喜欢他们,那怕变成一种盲从也好,他们的歌也是很有营养的,也是很有一些独立精神在里面的,这点就比前几年要好太多了。

 

後記 

茶香浓香之时,翻开茶盖,感受一缕缕温热的气流慢慢涌上心头。岁月的味道犹如在一沏一泡之间,倾颓所有虚无的实在之感。相见之时,也许就在眼前,也许遥在千里,无论何种感觉,背后都是踏遍千山万水的情怀积累和真诚之心。

岁月茶靡漫开,融化自身所钟爱的一切,悠长品茗的温暖弥漫而来。蒋明老师在畅谈巡演与演讲的期待、亮点的同时,也分享了这么多年来,他对禅宗艺术、民谣和空山乐队音乐的独特见地,而一切都将在下篇,逐步蔓延开来,直至茶靡开时。

采访╱拜仁小虾饺,鸣谢╱大象音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