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莫西子诗,一个来自四川省大凉山的彝族青年,他用悠远醇厚的歌声带领我们领略大凉山的山川与河流,他歌唱故乡,歌唱旷野,歌唱着连绵的山脉和不熄的火焰,他唱着最原始的歌谣,歌谣里有土地的声音,有自然的呼吸。
1. 我听过你的歌曲,感觉每一首都带着很浓的原野气息,感觉你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可以跟我们谈谈你的家乡吗?
我的故乡大凉山在四川西南边,和云南接壤,算是四季比较分明的地方。我的族人大多居住在海拔比较高的山上,虽然在经济上要落后很多,但他们一直处在土地,大自然里,于是自然就有质朴,善良,勤劳的性格,人与人之间也很亲近,比如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互相报上姓氏,都能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自然大家就亲切起来,像家人一般。还有美食和风景就自然不用说了,比如雨季里有各种各样的蘑菇,水果,有邛海,泸沽湖,彝海,螺髻山,想到那些地方,就会有很广阔的感觉。
2、你做音乐的初衷是什么,可以简单讲述一下你的音乐历程吗?
哈哈,没有什么初衷的说法,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喜欢而已。
3、你还记得你创作的第一首歌是什么吗?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完成创作的?
不是太清晰了,都是一些琐碎和随性的记录过程。
4、你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哪里?
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吧,比如去年发的第一张唱片《原野》里都是些彝语和呓语的东西,灵感大都来自我的故乡和小时候的记忆。
5、为什么想到参加《中国好歌曲》?
导演来找我的,可能我的歌和好有一点点关系吧。
6、感觉你每一首歌都是灵魂之作,哪一首歌曲的创作过程最让你印象深刻?
创作于我是一个随性的记录过程,某个生活的感悟和瞬间,都有可能让我去表现。《原野》里的失去的森林,开头就是用重重拍弦表达的,感觉的不只是森林,还有一些垮塌的某些生活里的情感吧。
7、新专辑中有四首纯音乐,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你想要向听众表达什么呢?
原野是一个比较自由的意思,而用纯音乐的方式也是想让自己抛弃语言的束缚,更有想象和画面一些。
8、你说窦唯一直是你的老师,而新专辑的配乐他也参与其中,你觉得他在音乐上给予了你怎样的帮助?
记得窦哥给我说过一句话,不要被框框架架所束缚,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音乐本应该就是有无限可能的。
9、你最喜欢最欣赏的歌手是谁?为什么?
没有最喜欢,喜欢的比较多,大门乐队的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尼尔·扬(Neil Young)鲍勃.迪伦,中国有崔健,窦唯,张楚,小河,万晓利,乌仁娜,五条人等等,还有日本的也好几个,太多了,要写完的话需要一个名单。没有什么问什么,他们的东西我觉得好,我觉得他们不是歌手,是艺术家。
10、你的歌曲大多是彝语,很多人听不懂,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将来会不会发行国语的专辑?
好像没有考虑过,我做音乐是因为我喜欢而已,出发点是我是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谁去创作。其实除了彝语,还有很大部分是呓语和纯音乐,所以按这个逻辑这两个部分彝族人汉族人外国人各种人都听不懂,但幸好,原野这张唱片我收到听不懂的反馈还是比较少的。今年也收获了很多奖项,比如华语传媒大奖的三个奖,迷笛音乐节两个等。国语应该会出的,甚至尝试用其他的语言,但可能得需要到那个状态吧。
11、请问你对自己的音乐有着怎样的定位呢?
民谣,迷幻,摇滚 ,民族,世界,都有些吧,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标签,这对自己反而是个框架。
12、你觉得自己音乐里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
音乐应该是自由的,发展的,会根据创作者不同时期的状态而变吧。我也一样,但我的应该都会基于自然,土地,人,民间歌谣,生活的 。
13、你的大多是以原生态音乐为主,民族色彩颇重,在未来的创作上是否会有新的突破?
嗯,会有不断的尝试,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民族的元素在里面吧,因为那是我的根,在骨子里的东西,想没有也会冒出了,所以只有面对了。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莫西更像一个诗人,将骨血融于文字,创作这世间最美的诗句,情到深处,歌者落泪,听者动容。
“月亮落下来,静静地,照在海面,风儿又吹起,那年的故事”在歌曲《月亮与海》中,莫西子诗这样写道。闭眼聆听,悠扬的曲调将思绪拉得老远,仿佛置身于海边,微风轻抚着脸庞,内心逐渐趋于平静。莫西的歌曲就是具有这样的魅力,即使听不懂彝语,我们仍能在这喃喃的呓语中,跟随他一起吟游,他是灵魂的歌者,歌唱着血液里流淌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