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s End Girlfriend:音乐在生活之上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6/53acf5c6b9c51.jpgEnd
假如时光倒流,前田胜彦并没有听到那晴天霹雳般的《第五交响曲》,是不是我们将听不到现在的世界末日女朋友,又或者假如那个12岁便开始创作音乐的少年,在长崎备受阻挠和嘲笑,心灰意冷从此自认是音乐的弃儿,这个世界是否还会有一个前田胜彦?
这些狂热乐迷神经质的猜想自然毫无意义,因为年近四十的前田胜彦依然一头钻进音乐里,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的同时,他和音乐的关系也从未如此水乳交融。而这样一个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并坚守下去,恐怕你不能像那些假设所暗示的,单纯将之称为幸运,或机缘巧合。
《命运交响曲》不过是叩响了WEG的门环,在2000年发行第一张专辑《ending
比起这些实验概念浓厚的专辑作品来,他清淡温和的电影配乐似乎更为人熟知,如是枝裕和的《空气人形》,台湾林书宇的《星空》,尤其是后者,成为大部分国内听众的WEG启蒙,也因此,很多人对WEG的印象停留在轻灵仙境和唯美童话的意象上。这确实是WEG,但如同另一些乐迷迷恋的他地狱般的暴烈噪音一样,这些只是他不断变化革新的其中一面。
与那些既吸引人也让人联想的乐队名一样,它们都是前田胜彦观照这个世界的不同镜头,比起名字的意义来,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视角表达的世界。因此在他一如往常的简洁采访中,前田胜彦并没有多大兴趣回答关于名字或音乐素材的问题,在他看来,音乐是一种不能解释的东西,一旦他完成了作品,这个作品便会独立生长,无论听众有何种解释都无所谓,因为重要的是去感受音乐,而非去理解。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6/53acea7155179.jpgEnd
《空气人形》封面
在其他场合,前田胜彦也曾这样努力描述他心中的音乐:音乐是表现自我的一种手段;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是言不尽意的。“我想以此为前提,来表现包含了两个极端的世界:从天国到地狱,从喜剧到悲剧,从光明到黑暗。不管是世界还是人都包含了这两种极端。但是通过音乐来表达世界,就不包含对错或是非的讯息。音乐也好,艺术也罢,它们就是它们本身。音乐只是作为音乐而存在,作品并不是为了要说明什么。我想创作出其中包含了美丑、善恶、喜怒哀乐,以及宽恕与谋杀的音乐。”
也因此,前田胜彦盛名之下的低调,似乎能得到某种程度的理解。网络上甚少的公开照片,演出视频里打上的马赛克,采访中极其节制简单的问答,演出现场甚少互动的举止,以及禁止吸烟和拍照的规定,这些都是要剔除杂质,弱化自己,把音乐尽可能完整并无干扰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他一再强调的取决于听众,并不止是为了尊重听众的个人感受,更多的,是为了尊重音乐。音乐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属物,也不是局限在某种领域之内的事物。他说:“真正的美一定包含相反的一面,这是超越善恶的存在。”
这样一种庞大的音乐世界,必定要有丰富的积淀撑持。果然,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他表示,除了日本左手刀右手菊的传统暴力美学,贝多芬式的激烈和宣泄、巴赫式的优美和和谐、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坦利库布里克、西奥安哲罗普洛斯、黑泽明、宫崎骏等文学和电影大师,也都深深影响了前田胜彦。你能从这些文艺启蒙里窥见诗意、童真、暴力、悲剧、矛盾在WEG里的零光片羽,它们部分的重组但又升华成了现在的WEG,在他这里,艺术是一种整体表现,它吸收一切碎片,但自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音乐,自己和生活的事怎么着都行”。
http://img.luoo.net/pics/essays/201406/53acf2aed1c30.jpgEnd
2010年7月,前田胜彦成立自己的厂牌“Virgin
这些回答似乎也能间接解释处子Virgin
沃纳赫尔佐格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理想主义者和梦想家最终会掉落在世界的尽头——南极,前田胜彦似乎也想把Virgin
2014年即将开始的这场巡演,WEG将依然震撼人心,但又将是全新而与众不同的。就像前田胜彦从不给自己的音乐下定义,也并不认为音乐在当下的静止状态里有迹可循一样,我们也无法用任何描述去界定他。假如我们要更接近他,或者说,接近自己,就如他在采访结束时所说:请期待音乐吧!
巡演详情:
2014年后摇乐队“World's
演出时间:2014年7月11日;
演出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票价:80
2014年后摇乐队“World's
演出时间:2014年7月12日;
演出地点:北京展览馆剧场
票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