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黄梅戏教育活动
(2019-06-21 15:10:48)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本园自去年至今一直开展课题《幼儿园黄梅戏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就幼儿园可以开展哪些黄梅戏教育活动介绍如下:
一、在环境中渗透黄梅戏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结合黄梅戏教学特色,创造与游戏、活动相适宜的环境,充分挖掘可利用空间,创设寓教于乐的环境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主题墙展示黄梅戏知识,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中观赏、发现黄梅戏剧人物的艺术特色。
二是将黄梅戏融入区域游戏中,开辟以黄梅戏为主题的美工区,幼儿探索、创造黄梅服饰妆容。
二、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黄梅戏教育。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分别在晨间接待、下午起床、傍晚离园时间,通过幼儿园公放设备播放《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曲目,孩子们在倾听中感受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和以安庆方言为基础的语言特色,潜移默化中为黄梅戏的深入教学奠定基础。久而久之,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哼唱,由此可见,日常的渗透作用在影响着幼儿。
三、在五大领域课程体系中融入黄梅戏教育。
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实际出发,将黄梅戏与幼儿园课程相整合,在五大领域中渗透黄梅戏教育。在语言活动中,尝试节选黄梅戏曲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曲词片段,改编成切合幼儿教育实际的儿歌;将戏曲中表达的内容改编成简短的故事分享给幼儿;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儿歌,配上黄梅曲调。在艺术领域中,感受黄梅戏的艺术美,通过欣赏、绘画、美工、歌唱、表演等形式自由的表达。在社会活动中挖掘黄梅戏中所表达的情感、礼仪、风俗,感受徽派文化的魅力,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健康活动中,让黄梅戏曲成为活动的配乐,通过肢体动作的表达,掌握黄梅戏曲的节奏;创编黄梅戏特色操,融入黄梅戏的经典动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将黄梅戏艺术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结合,与各领域教学活动结合,集结各方力量,积极营造氛围,广泛搭建平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