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振兴民族精神,乃至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文正式对外发布,这标志着中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中国足球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那么,湘潭足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如何?与足球运动发展先进城市的差距在哪?又有什么特色?11月9日,市足球协会秘书长李波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曾经的“金牌球市”
湘潭曾经是大众足球基础较好的城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湘潭业余足球和专业足球均在省内取得过不俗战绩。特别是本世纪初,因引进八一足球队在潭参加全国足球甲级联赛,我市还曾飚起过一阵强劲的“足球旋风”,当时,湘潭球市甚至成为轰动全国的“金牌球市”。
其实,我市热爱足球运动的市民不在少数,各大球场上也经常可见运动员奔跑的场景。湘潭通过民政部门注册的俱乐部队伍就有3支,另外,参与11人制比赛的队伍24支、7人制比赛队伍29支、5人制比赛队伍40支。
教练员队伍中,D级教练员20人,从事中小学、业余队执教的C级教练员2人,B级职业教练员1人。在裁判员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我市拥有二级裁判40多名、一级裁判20多名、预备国家级裁判3名和国家级裁判1名。
“我们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开展5人制、7人制、11制足球比赛一次。”根据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发挥的水平,李波分析,湘潭的足球运动总体基数在全省来说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比起全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先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
李波认为,制约湘潭足球发展主要是足球场地有限,以及缺少经费等因素。全市分时段免费对市民开放的只有体育中心附场1个球场,私人出资建设的球场约10个,其余大多足球场地集中在各大高校或是中小学校,这些场地基本上不会对外开放。
发展任重而道远
市足球协会作为湘潭足球运动普及和推广的助推器,能发挥各领域足球文化特有的社会功能和引领作用。对于湘潭足球未来的发展,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呢?
李波告诉我们,市足球协会将结合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状况,以全面振兴湘潭足球为目标,制定了湘潭市足球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今后在加强足球协会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规范管理足球俱乐部,实行俱乐部注册准入制度。特别是要在场地设施建设、取得成绩和输送优秀球员、培训青少年以及培养专业球员等方面来推动湘潭足球运动的普及。
“在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将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训练基地(湘潭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在各县(市)区建设标准足球场1-2个,全市新建标准人造草足球场2-3个。”李波说,他们还将通过建立健全我市业余联赛机制,培育业余联赛队伍进入湘超(省级业余联赛),来提高湘潭的足球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推进竞技足球的发展,力争2020年前建立一支以湘潭为主场的职业俱乐部队伍。
青少年是足球运动未来的主力军,市足球协会将大力推进青少年培训工作,在扩大足球人口基数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开展女子足球运动。与此同时还要扩大对外交流,学习足球发达城市和国家高效的管理和先进的训练方法,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长株地区各级足球队伍的交流;利用湘潭体育中心场馆,加强引进高水平国内、国际精彩赛事。
“足球运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足球设施跟上,足球发展意识跟上,提高市民对足球运动的关注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帮助湘潭足球运动迅速壮大。”李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