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惹争议 湘潭市民质疑古桥被“穿心”破坏美感

(2016-01-26 16:13:05)
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惹争议
市民质疑古桥被“穿心”破坏美感
施工现场,一条约160米的混凝土结构箱涵自唐兴桥桥拱底部穿过
施工方称不会影响唐兴桥的外形美观;但文物部门暂未接到该工程的审批请求

记者 王超

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惹争议 <wbr>湘潭市民质疑古桥被“穿心”破坏美感唐兴桥施工现场(记者 陈旭东 摄)

        矗立在窑湾陶公港与湘江交汇处的唐兴桥,距今有300余年历史,是湘潭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近日,网友的一篇博文再次将这座古桥引入了舆论漩涡。网友发现,正在建设施工的唐兴桥出口段改造项目,有大部分土建工程从唐兴桥桥拱底部穿过,这种古、现代间牵强的“融合”,破坏了古桥的美观。大家在痛惜古桥被“穿心”之余,也对这一工程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1月25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质疑
古桥被“穿心”

        和众多“老湘潭”一样,市民肖先生对窑湾感情颇深,尤其钟爱那座单拱石桥——唐兴桥。“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窑湾的历史深处,看到了‘金湘潭’辉煌的曾经。”直到现在,肖先生还保留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时常来窑湾走走,回味这古朴而悠远的美。

        但最近的一次寻访活动,彻底掀翻了肖先生心里的五味瓶。寻访中他发现,一条长约160米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如长蛇般自上而下从唐兴桥桥拱底部穿过。“现代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怎会如此‘水火不容’?!” 对于眼前呈现出的视觉对比,肖先生十分不解。

现场
石桥被多块建筑挡板隔开

        唐兴桥是清初邑人肖俊义捐建,因临近唐兴寺而得名,是迄今为止湘潭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其扬名于世,不仅是因桥两边形态各异的动物石雕,还有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金字招牌。

        然而当天上午,记者到唐兴桥一带探访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整座石桥不仅被多块建筑挡板隔开,连桥头的动物石雕也有几块失去了踪影。

        在距离唐兴桥桥头约5米的一块空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长约160米的混凝土结构箱涵从上游横亘而来,穿过唐兴桥桥拱底部,而后与湘江连接。

        与上面架设的古桥相比,这条“长蛇”明显要打眼得多。记者注意到,铺设在唐兴桥桥底的建筑物顶盖部位,高度几乎与唐兴桥起拱处持平。由于工程还未完全竣工,还有不少建筑工人和施工车辆在它周围忙活。

施工方
工程得到了有关批准

        铺设在唐兴桥桥底的建筑物到底为何物?其修建的意义和作用又在哪?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部相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施工的项目叫“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之所以启动这个项目的施工,一是为解决上游污水过桥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二则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桥基,保护桥体。

        “原来上游的污水流经此地时,不仅对桥体和桥基造成了严重的腐蚀,还影响了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这位负责人回复称,根据初步规划,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下部设计为管网排水,上面部位设计为水体景观。

        “桥拱一部分浸在水里,一部分露在外面,到时还将增建一个循环水系统。”这位负责人表示,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的建设,不仅不会影响到唐兴桥的外形美观,待工程整体完工后,它还能为唐兴桥整体形象的提升加分,成为整个窑湾古街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采访中,这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称该工程已得到了水利、文物部门的审批。期间,他还拿出了一份市水利局的批复文件出来。记者注意到,该文件全名为《关于湘潭雨湖区窑湾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印发时间为2015年6月12日。

        与此同时,在这份文件后还附着了一份《湘潭雨湖区窑湾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其中对工程在水文、工程布置及周边建筑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要求。

文物局
并未接到相关审批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从相关专家处记者获知,唐兴桥早在1982年时,就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的建设,又是否经过了市文物部门的审批呢?就此,记者联系了市文物局副局长盛兆华。盛兆华表示,在早期的考察活动中,他曾听相关单位提起过唐兴桥出口段改造工程一事,但他至今都没有接到过该工程的相关审批请求文件。

专家
破坏了文物形象

        和众多网友的态度相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柳肃教授,也对这一工程的修建给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

        柳肃表示,国家对每一处文物都设定了一个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从网友拍摄的这些图片不难看出,这个水泥构筑物穿过唐兴桥桥下,确实对古桥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柳肃称:“在保护范围内绝不允许与文物无关的工程,在控制地带内建筑体量、风格得与文物保持协调,并且整个工作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工作必须得到市政府审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