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试点
今年已为纳税人减负6320万元
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中小企业爆发的重要动力来源
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周杰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市第三产业增长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同比上升了1.9个百分点。11月1日,记者从市国税局了解到,“营改增”试点今年已累计为纳税人减负6320万元,成为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市信息技术服务及研发和技术服务的试点纳税人大部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发展空间受政策、资金等多重因素制约。“营改增”后,信息技术服务及研发和技术服务行业因税制转换税负大幅降低,促使其形成群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上述两个行业因税负降低减税1270万元,平均税负下降1.89%;“营改增”以来,这两个行业新增纳税人539户,比改革前足足增长了1.5倍。
除第三产业享受到“营改增”带来的切实利好外,我市的中小企业也是“营改增”试点的最大受益者。
国税部门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营改增”政策落地湘潭后,市内85%以上的试点纳税人税负出现下降或持平。据测算,2015年1—9月全市试点现代服务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累计申报“营改增”增值税3285万元,与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的营业税税额相比,减少税2190万元
,减税幅度达到2% 。
“税收负担减轻相当于增加投资者剩余,从而有效激发其发展活力。从社会效应来看
,中小企业中服务业居多,劳动密集型特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企业成本降低、业务发展将带动就业,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这位负责人透露,“营改增”后,全市新增试点行业小规模纳税人1841户,比改革前增长了2.83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