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任:天降大任,一路逆袭成学霸
他用理科630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回报双双下岗、辛苦养家的父母
如果您愿意帮助他,请致电湘潭晚报新闻热线58266666
■ 记者 刘赟
高考早已远去,刘天任仍坚持每天学一个小时的英语。
学子档案
刘天任,男,19岁,家住岳塘区书院路街道斑竹塘社区。毕业于湘潭县第一中学,高考总分630分。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23分,英语120分,理综263分,被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
学子故事
高考成绩早已揭晓,越过最初的狂热与欣喜,一路成功逆袭的刘天任,心更平静了。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每天1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依然雷打不动。
对他而言,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未雨绸缪、永不止步的家训,却从未远离。
五年级时,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7月22日,听说记者要来采访,患有风湿等多种疾病、连风扇都吹不得的母亲李焕,急急忙忙从医院赶了回来。
“我最佩服儿子的是,他上午理综有道大题考砸了,短短一个中午时间就调整好了,下午的英语拿到了历史最高分。”一聊起儿子刘天任,李焕的眉角顿时堆满了笑容,仿佛生活中所有的苦痛可以统统卸下。
1997年初,刚休完产假的李焕,因单位资金短缺、负债经营,不得不下岗。没有一技之长,又苦于当时招聘信息闭塞,李焕只得一边带孩子,一边四处寻找打零工的机会。
在她的印象中,工资最低的时候才每月300元;即便2002年考上了社区低保专干,最开始也仅仅多了150元。
“他爸后来也下岗了,也是到处打零工。”全家经济陷入拮据。
那一年,刘天任读五年级。
带着母亲的大学梦一起向前冲
李焕也有个大学梦,可因为身体不好,加上家庭变故,她只能将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不断坚定“省吃俭用,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考上大学”的信念。
庆幸的是,深知父母不易、从小懂事的刘天任,在学习方面几乎不需父母操心。但那时的他,小学、初中甚至到了高一的成绩,在班上都算不上拔尖。
局势在高二文理分科后出现逆转。擅长理科的刘天任开始发力,班级成绩一下子飙进前十;高三第一学期继续巩固成果,第二学期又冲进了前五;而高考时稳定发挥,竟拿到了班级第一。其中,语文、理综均为班级最高分,而英语也打破他个人历史记录。
谁能想到,他高一时英语还时常不及格呢!
“没什么秘诀,就是认真听课,多做题目。搞不懂的,及时问,不放过任何疑点。”7月22日,再次回顾自己的高中生涯,刘天任一脸的云淡风轻。
再下决心北上剑指清华
如今,大学的大门已然徐徐可期,但深知英语依然是自身短板的刘天任丝毫没有松懈,现在仍坚持每天花费1个小时,熟记60个单词。
刘天任说,今年高考,他们班前六名都是他寝室的,其中4个上了600分。他说:“最近,我跟几个室友约好了,本科毕业后一起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对此,父亲刘万里深感安慰。为了儿子,他放弃外省万元高薪邀请,在湘潭同时身兼3份零工,辛苦操劳。
而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刘天任悄悄告诉记者,他已做好了在大学勤工俭学的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