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吃了野蘑菇汤里一粒大蒜
4岁女童就把肝吃坏了
最近,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了20例误食蘑菇中毒病例
医生提醒:路边的蘑菇不要采,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催吐
■ 记者 王超 通讯员
王志成

看到郊外山上新长出的野蘑菇,湘潭县射埠镇的欧阳购良忍不住摘了一箩筐回家食用。不料次日凌晨,他就因急性毒蕈中毒(急性菌类中毒)而紧急送医。6月15日,湘潭晚报记者从市中心医院等单位获悉:近期误食毒蘑菇事件并非个例。其中仅市中心医院就收治了20例食用蘑菇中毒病例。
“美味”蘑菇
将夫妻俩“送”入医院
“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得劝老婆再多吃几口了……”6月15日,在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欧阳购良很是内疚。上周四,他从家后面的山上采了些蘑菇回家,原本准备犒劳老婆,谁知却因此“闹”出了大事。
欧阳购良告诉晚报记者,6月11日吃过晚饭不久,他便出现了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刚开始,他以为是着凉所致,并未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症状愈演愈烈。无奈之下,他只好叫醒老婆去喊赤脚医生来看看。
然而,就在赤脚医生为欧阳购良诊断之时,他的老婆李女士也跟着上吐下泻起来,其症状比欧阳购良更甚。
见此情形,赤脚医生连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次日上午,夫妻俩被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经医生初步诊断,两人为食用毒蘑菇中毒。其中,欧阳购良的老婆李女士因中毒较深,其肝脏和肾脏均受损严重,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蘑菇汤里的一粒大蒜
让4岁女童命悬一线
无独有偶,6月12、13、14日晚,市中心医院又连续收治了多例食用蘑菇中毒患者。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只有4岁,多来自农村地区。
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介绍,截至15日上午,医院已收治食用蘑菇中毒患者20例。在这些病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有位4岁的患儿,她仅仅是吃了蘑菇汤里的一粒大蒜,就造成肝脏功能损坏严重,目前已转往上级医院抢救。”这位医生提醒市民朋友:夏季是野生菌类的高产期,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期。本地野生蘑菇种类繁杂,毒蘑菇没有明显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即便是专业人士也不易鉴别,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一旦出现毒蕈中毒症状,应尽快排出毒物,如催吐、导泻等,并在第一时间赶到正规医院诊治。
专家教您辨识毒蘑菇
夏秋两季雨水充沛,尤其是近期南方接连降雨,正是山区、树丛里各种野生菌类生长的旺盛期。
相关专家介绍,在伞盖上,毒蘑菇经常会有一些疣状的、点状的突起物,在它伞盖下方的三分之一处,往往有一个环形的结构,具备了以上几点的蘑菇一般认为它是毒蘑菇的可能性比较大。
专家表示,毒蘑菇因种类不同,在食用之后往往不会立刻发病,会有一到两天的潜伏期,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