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既“瘦身减肥”又要“强筋健体”
这是昨日召开的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透露的消息
这轮改革后,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2个;改革将于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记者 李涛
整合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职责,组建市农业委员会;整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体育局的职责,组建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
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幕全面拉开。
这轮改革后,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2个。值得注意的是,与前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相比,“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是这次改革的鲜明特点,并贯穿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将于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机构“瘦身”
推行大部制
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设置32个组成部门、2个直属机构。本轮改革,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2个(含直属特设机构1个),减少了2个直属机构。改革明确,市政府不分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统称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这次改革,整合部门之间相同或相似的职责,组建和重新组建政府工作部门5个。其中,将市农业局的职责、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委员会;
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的职责、市体育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
将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的职责、市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旅游外事侨务港澳局;
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卫生局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商务局的酒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不再保留的行政机构9个: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市物价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湘潭市管理处。
简政放权为民生
“对于省里下放给湘潭的权力,都要下放给县市,市里决不能截留。市本级的权力,能下放的也都要坚决放下去;不能下放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市委书记陈三新说。
在陈三新看来,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市场不活、环境不优仍然是当前我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原因很多,但政府作用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机构改革滞后,办事效率不高,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权力清单制定工作,并结合之前已经公布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今后凡没有纳入目录的一律不得审批。同时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去政府化”和“去垄断化”,2015年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到2017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
另外,这次改革还包括深化政务服务体系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和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内容,如我市将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这次会议明确,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其中,行政编制总量不增加。机构变动较大、确需适当增编的,实行总额内微调,做到整体增减大致平衡。职能整合、削弱或审批事项取消的,相应核减编制;所腾出的编制,主要用于新增职责的单位。
此外,政府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实行从严从紧设置,业务科室的个数须占内设机构总数的60%以上。严格按中央和省有关规定核定领导职数,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再实行“低职高配”。
会议要求,6月底前基本完成各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审批,7月底实施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