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综合保税区昨日封关运行
□
海关公路监管场所同日开通运行
□ 目前已签约项目18个,预计三五年后进出口额将达每年50亿美元
■ 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张智杰

4月20日上午,随着长沙海关关长黎对贞下达通关指令,来自可可贸易的货物车辆依次刷卡进入湘潭综合保税区主卡口,相关数据随即通过湘潭综合保税区这一新“户头”传入海关信息系统。这标志着,长株潭地区首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中部地区再添一外向型经济发展“加速器”。同日,海关公路监管场所一并开通运行。
自2013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湘潭综合保税区明确了“四区一中心”的定位概念。即:加快建设区域性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现代国际物流区、配套服务样板区、改革创新先行区和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湘潭综合保税区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封关运行”为主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18个。2015年力争实现进出口额5亿美元。预计经过3到5年的发展,将实现年进出口额50亿美元以上。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亦是除自贸区外,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单的特殊开放区域之一,具有保税、仓储、海关、商检、检疫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2013年9月7日,湘潭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地点设在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通关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湘潭综合保税区享有“保税、免税、退税、征税”等系列特殊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