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让宪法精神深植我们心中
记者 刘立娇 石镇瑞 周玉婷
设立“国家宪法日”,就是让宪法“活”起来,用白话来说,就是消除宪法的大而远,让宪法精神根植于每一位公民心中。12月4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采访了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市民,但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受访者大多对宪法了解甚少。由此可见,让宪法真正回到我们身边还有一段路要走。
街头调查:知道宪法,但不了解
我们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有8位受访者表示,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具体内容不了解。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它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起纲领性作用。”市民谭先生说,但从来没有从头到尾看过,只知道它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国歌国徽、各个机构的职能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访问的包括公务人员、农民、公司职员和私营业主。其中有2位受访者说,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宪法,也没有需求去了解宪法。
电话访问:没觉得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又通过电话采访了10位公务人员、律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其中有7位公务人员表示,感觉宪法对普通人的生活并无影响;一位律师说,宪法是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位媒体从业人员能说出自己关心的内容。
其中一位媒体从业人员表示,自己最熟悉的是宪法第35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另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则表示,感觉宪法离我们比较远,但影响却无处不在。平时我们用道德层面约束自己的多,对权利和义务不是很懂,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去利用,当然也没有很好地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高校走访:更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法律
在我市某高校,我们随机采访了10位大学生,大家都表示从未刻意去了解宪法有什么内容。
受访的这10位学生更关注与自己生活或学业相关的法律。读会计专业的黄同学对《税法》很了解。还有几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则对《合同法》和《劳动法》十分感兴趣。
而对于宪法,这10位同学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没想过要去了解宪法的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