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清代账簿 见证百年勤俭家风

(2014-11-17 11:56:42)

一本清代账簿 见证百年勤俭家风

这本账簿记载了清光绪九年到民国三十七年这段时间罗家的生活情况

账簿传人想请专业人士帮忙看一下,必要时可以无偿捐给相关部门

 

记者 王超

 

一本清代账簿 <wbr>见证百年勤俭家风

这本账簿完整记载了清光绪九年到民国三十七年间,罗家的生活情况。(记者 陈旭东 摄)

 

    “光绪九年十月十三日,汉湖田垄租谷三石,付买去谷三石价,扣钱三千九百文……”在雨湖区就业服务局退休职工罗树林家,至今保留着一本祖上传下来的账簿。这本账簿,不仅详细记录了100多年前罗家的各项生活开支,后人还可从中寻觅到祖辈勤俭持家的宝贵家风。11月16日,受罗树林之邀,我们前往他家中探寻“宝贝”。

 

意义 记录了百年家族生活

 

    今年75岁的罗树林,家住雨湖区广技路附近。从单位退休后,罗树林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读报。

 

    “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本家族账簿和几张契约,距今应该有百来年了。”罗树林指着账簿上的一段文字告诉我们,这本账簿记于清光绪九年,里面除了详细记录家庭各项生活开支外,还留下了“公择经理”的字迹。

 

    对于“公择经理”的来源, 罗树林猜测,可能是祖辈为公平起见,特意邀请的第三方算账先生。

 

    罗树林收藏的这本家庭账簿长约30厘米、宽20厘米,为线装宣纸册页。由于时间久远,加之保存不当等原因,账簿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其完整部分仍清楚地记载了清光绪九年到民国三十七年这段时间罗家的生活情况。

 

收获 “节约”时刻挂在心头

 

    我们注意到,账簿其中的一页就写到:“汉末有其举之莫敢废也,缘我祖廷甫公裔鼎、德两支子孙共存拾叁都叁甲地名……以为日后建祠祭祀之计但品兑佃规。”

 

    罗树林透露,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收租收息、家庭成员增减等情况,账簿中均有详实的记载。除此之外,对于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账簿里也时有提及。

 

    对此,他不无感叹地说,“从记事起,家中的长辈就一直秉承着勤俭持家的美德。就算后来生活富有了,大家也都不改勤俭本色。”

 

    罗树林10多年前从事业单位退休,退休工资并不算少。但他现在住的还是30多年前的老房子,家里的电视、冰箱也都是“老古董”。

 

    罗树林说,时代在发展进步,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东西就丢弃旧东西。“有些东西如果还能用,就不能随便扔掉,‘节约’二字应该时刻挂在心头。”

 

希望 专家帮“宝贝”验明身份

 

    罗树林透露,这本账簿记录的时代距现在已有100多年。第一眼看到它时,他并没多在意,只当是收存一份祖辈的回忆。随着接触信息的增多,他觉得这本老账簿或许对相关专家研究清代乃至近现代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这本老账簿的来源和它背后的故事,罗树林均不太清楚。他说,父亲生前从未向他们透露半点和账簿有关的事。如今,若想弄清账簿里面的内容和价值,也只能求助地方的史学专家了。

 

    “我想请专业人士帮忙看一下,必要时我也可以无偿捐给有关部门。”罗树林说。

 

 

一本清代账簿 <wbr>见证百年勤俭家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