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暂未发现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
防蚊灭蚊是预防关键
市疾控中心称,我市的“花斑蚊”中尚未检测到登革热病毒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大家不必恐慌
记者 谭丽 实习生 陈梦雅
近段时间,广州登革热疫情高发,湘潭不少居民为此心里有些打鼓。10月9日,我们从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我市暂未发现本地感染者。
传染源 “花斑蚊”叮咬所致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赵树海介绍,登革热疫情20世纪初传入我国,主要是通过白蚊伊蚊(又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出血甚至死亡。每年的夏秋两季是蚊虫活动的频繁期,也是登革热的高发期。我市蚊虫中存在“花斑蚊”,但是数量并不多。
自2008年开始,市疾控中心就对“花斑蚊”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这几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在我市的“花斑蚊”中并未检测到登革热病毒。
症状 突发高热、面颈潮红、全身疲乏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的袁伟介绍,登革热的症状表现一般有3个方面:突发高热,可在24小时内达39℃-40℃;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此外,还会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果有上述症状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把自己的外出经历以及接触到的亲友是否有外出经历等情况详细向医生说明,协助治疗。
预防 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广州登革热高发,虽然我市暂未发现本地感染者,但湘潭劳务输出的主要省份是广东,湘潭大部分居民对登革热防治知识较为缺乏,生活细节中防控登革热的常识尤为必要。赵树海提醒市民,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蚊、灭蚊等相关防控措施。
尤其是外出旅游的居民,需留意当地登革热疫情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驱蚊酯等的驱蚊剂;房间应装防蚊网和蚊帐,并使用家用卫生杀虫剂杀灭成蚊;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清除房前屋后丢弃的废瓶、废盒,树洞、竹洞,污水坑,下水道等处的积水;从登革热疫区旅游回来的居民,如果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外出旅游等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特别提醒年长者、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应警惕登革热,及早就诊治疗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风险。
>> 对话专家
记者:登革热会致命吗?有后遗症吗?
赵树海: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容易传播,有基础性疾病者、年长者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而导致死亡。
记者:登革热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赵树海:不会。但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记者:登革热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赵树海:目前没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对登革热也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