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秋意浓 饮食起居勿贪凉
■今明阵雨送爽,但后天有点闷热
■中医说,天气由热转凉,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
记者 刘立姣 通讯员 林明丽
上周六我们进入了处暑节气,但事实上,进入处暑的当天却以34.8℃的最高气温告诉我们:处暑还热着呢!
暑气未消 秋味已现
“处暑”表示暑天结束,天要转凉了。不过,民间也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经验之谈,接下来的天气,似乎也要印证这一说法。
市气象台预报,虽然今明(25日、26日)两天会下阵雨,比较凉快;但后天天气转好,闷热的感觉又会回来。
不过,毕竟已经到处暑了,尽管夏天的暑气还没有消去,但还是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热了。本周最高气温是34℃左右。
所谓“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白昼温差大也是这个节气的特点,所以,后天开始,虽然中午比较闷热,但早晚可能还有点凉,只要中午不出门,也热不到哪里去。
虽然现在气象学上的秋天还没到,但秋的味道却已经很明显,如果早晚的那点凉意还不够明显的话。走在马路上偶尔能闻见的桂花香,绝对是沁人心脾的金秋味道。
剁辣椒正当时
24日,我们去南盘岭菜市场逛了一圈,那里满眼都是新鲜便宜的红辣椒,也是一派秋收的景象。
剁辣椒几乎是湘潭市民家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辣椒大量上市,正是做剁辣椒的好时机。也许你已经发现,周围的老人们几乎都开始做剁辣椒了。
他们不辞辛苦,不畏辛辣,或为了远在他乡的儿女,或为了爱吃剁辣椒的老伴。一瓶亲手做的剁辣椒是美味,又承载着浓浓爱意。
冷热交替时保持好心情
秋味渐浓,早晚凉意也会越来越明显。正值秋夏之交,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这样的冷热变化,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所以要更加小心。
湘潭市康美医院中医副教授罗育兰说,处暑节气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时候,一天当中,冷热交替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
处暑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晚上早点睡,中午可以午睡一下,可防止过度疲劳,并有助于养精蓄锐,为冬天保存能量。
另外,刚入秋时要防燥热,因为燥伤肺、火热伤阴。
在饮食上,可以吃些清热润燥安神的食物。有的地方有处暑吃鸭的习俗。其实,鸭属凉性,能够帮助消除燥热,不过,最好炖,如果注重口味,想炒着吃也要少放些辛辣的配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