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千:妈妈的“小板凳”和“大拐杖”
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郑四方 刘小华
得知高考成绩后,李子千一家人都很开心。 (欧阳天 摄)
爱心人士老张到李子千家了解情况(欧阳天 摄)
姓名:李子千
毕业学校:湘钢一中
高考成绩:617分(理科)
报考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
7月15日,在岳塘区下摄司公寓,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人公——优秀寒门学子李子千。不到40平米的房子是政府盖的廉租房,月租60元。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母亲李碧君,小区特意把一楼留给了他们,而光线不足的问题就由那盏10瓦的节能灯弥补了。
从小就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李碧君由于先天性小儿麻痹导致的双腿肌肉萎缩,没有任何行动能力。自李子千懂事起,记忆中的妈妈始终是坐着的,而忙于养家糊口的爸爸李家良抽不出那么多的时间照顾妻子,于是这份重任就落在了李子千身上。李子千三四岁的时候就会帮妈妈拿来凳子,然后扶着妈妈一点点挪到凳子上……
如今,身高1.85米的李子千可以很轻松地背起母亲,从客厅到卧室,从家里沙发到小区花园,从吃饭的茶几旁到破旧的电动三轮上,当年的“小板凳”已经成长为足以支持母亲的“大拐杖”。人生路上,他不介意一直背着母亲走下去。为了照顾母亲,他说,求学就业,他都没想过去远方。
希望找工作赚学费
李子千今年考了617分,整整高出理科一本线95分,查出成绩后,一家人狂喜之后就是深深的忧虑,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
李子千的父亲李家良现在有了一份固定的保安工作,每个月1200元,“去年还是800元,涨了很多了。”这个拙于言辞的男人每天从晚上6点值班到第二天上午8点,期间还要回去三四次帮妻子上厕所,早上下班回去时捎带着买菜、做饭。此前,他在社区做过“看门的”、拉过煤气罐、也干过搬运工,不论做什么,都是一样的苦、累和挣钱少。
李家良的工资和低保金,再加上李子千外婆隔三差五的救济,就是这个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维持基本生活问题不大,但大学动辄四五千元的学费和高昂的生活费怎么办?
为了让自己的大学梦不折翼于眼前,李子千也迫切地希望用知识自我拯救,现在他正在辅导一名小学生的功课,可微薄的补课费相比于学费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他希望多找几份家教或者其他合适工作筹集学费。
>>相关新闻
“不能让孩子再吃没文化的亏!”
■廖艳霞 郑四方
7月15日上午,我们前往张子千家时,同行的还有热心市民老张。不愿意透露姓名和单位的老张是在报纸上了解到今年“爱心改变命运”的活动,并在我们的征集令发出不久,就打电话主动询问贫寒学子家庭状况。得知记者正好有个采访,就冒着大雨从锰矿转了两班公交,坐了30余站,早早地来到了约定地点。
初见老张时,他穿着皱边的衬衫,脚蹬塑料拖鞋,裤腿高高挽起,手里还提着治糖尿病的药,一副乡间老农的样子,朴实憨厚。66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70年代在海军部队服役十余年,身子骨虽不如当年,但走起路来还是虎虎生风,说话时中气十足。
老张向善之心由来已久,当年他还只拿着50块钱月工资时,就把叔叔接到家里赡养,称“我吃干的你就不会喝稀的”。如今生活渐渐安稳,看到“有崽穷得上不起学”,他又“坐不住”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内心里想帮帮这些孩子。”
在李子千家里,老张和李父李母聊天,了解了他们的困难,表示愿意在李子千求学路上予以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