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气,多劳动,活100岁没问题
█ 昨天,雨湖区云塘街道周海秋老人迎来百岁生日
█ 家人总结:老人生活习惯好,喜欢跟年轻人交流
记者:吴珊

周海秋老人四世同堂,与部分家人合影
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6月12日,雨湖区云塘街道草塘村的周海秋老人,在20子孙以及上百名亲戚们的祝福声中,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
百岁宴上众人沾喜气
当天,百岁老人周海秋穿着唐装,端坐在堂屋外,儿孙和亲戚都争先恐后地与老人合影,送上祝福。
“握握百岁老人的手,自己都会长命百岁。”前来拜寿的人都想沾沾老人的喜气。云塘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送上鲜花给周老祝寿,他们说,周海秋老人是云塘街道第二位百岁老人。
周海秋老人共有子女6位,孙儿孙女8位,家中已是四世同堂,曾孙辈也有7个了。
当天上午11点,老人的寿宴正式开始,周海秋老人在子孙的搀扶下,亲自为大家切开了生日蛋糕。“爷爷,感谢您为我们操劳一生,祝您永远快乐。”二孙女周凌云送上一声亲切的祝福,周海秋老人激动万分,举手作揖。
吃得清淡爱劳动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和别的百岁老人一样,周海秋老人身材也是非常清瘦。
周凌云介绍:“别看爷爷瘦,身板还很硬朗,思维也比较敏捷,家里成员这么多,他一下就能唤上名字来,从来都不会记混淆。”
说到老人的长寿秘决,长媳妇吴建辉总结了几条:“吃得清淡爱劳动,心宽健谈爱学习,从不与人争长短,早睡早起习惯好”。
当医生的吴建辉笑言,公公喜欢吃蔬菜,不喜欢荤腥,吃饭也只吃一碗,还喜欢喝一杯小酒,“这与七分饱的现代养生理念不谋而合,不愧为养生达人。”
周海秋老人现在和二儿子周红旗一起住,在他们家的屋后,有几丘绿油油的菜地,当季的黄瓜、苦瓜、辣椒、空心菜都长得很茂盛,“这些菜是老人家亲自指导我们种的,95岁之前,他没有一天不下地劳动的。”二儿媳妇刘明丽说,周老年轻时是菜农,一辈子和菜打交道,年纪大了也不肯荒废掉菜土,儿女们都忙于工作,他就乐此不疲地下地劳动,90多岁还挑得起两桶水,种出来的菜不但够全家人吃,还经常分给周围的邻居、朋友。
95岁时,周老被门槛绊了一跤,把盆骨摔碎了,一大家子人都急得要命,生怕老人会熬不过这一关。幸亏老人身体底子好,经过治疗,一年后,周老居然奇迹般地甩掉拐杖站了起来,这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心胸宽广淡泊名利
刘明丽说,周老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左右睡觉。现在虽然儿女不让他下地种菜了,但老人闲不住,每天总要在周围逛逛瞧瞧,还亲自指导儿女种菜。
刘明丽说,老人现在耳聪目明,喜欢跟年轻人说话、交流。
大儿子周德华介绍,父亲平时挺节俭的,也常常告诫家里的人要勤俭持家,他的生日从来不让铺张举办,“几个月前,我们几位晚辈在一块儿策划给老人过百岁生日,对他老人家来说,这次是平生最为隆重的寿宴。”
“我公公活这么大年龄,最大原因是他‘心大’,我嫁到周家近30年,这么长的时间,他从来不指责我,也从不因为家里的琐事往心里边搁气,对我有什么意见,他就直接跟我说出来,不会拐弯抹角,没有一般老人的怪气。”刘明丽说,这么多年来,只见公公哭过一次,“那是我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公公守在床头一直抓着婆婆的手,默默地流眼泪。公公、婆婆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用他们的行动来教育我们后辈怎样互敬互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