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活就少不了茶。闲来窗前一壶茶,三五好友话时光,这也是现在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
湘潭人爱喝茶,无论是闲时做客还是有事拜访,主人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为您泡杯茶。事实上,湘潭这片土地与茶之间的故事还真不少,湘潭的种茶历史、湘潭的名优茶、湘潭茶业的发展之路……为此,湘潭晚报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茶语芬芳》,与您一起走近湘潭的茶故事。
一片树叶的奇妙旅程
■记者 谷桔

采茶(竖哥 摄)
这个季节,若天气晴好,或者顶多下点毛毛雨时,湘潭县射埠镇船形村茶园里,定能看到村民们采茶的身影,那是碧绿与蓝天相映生辉的美景。茶园老板胡健军补充说,“旺季时,每天有100多人采茶,在露水还未散去时采摘的茶最好。”
镜头移到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霞城村易家组,佳绿茶厂厂长周铜珍正在指导员工们杀青,“它能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同时能散发青气、蒸发水分,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您知道吗?湘潭有名的“湘波绿”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才下枝头,就到舌头
种茶,采茶,然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程序,一片鲜嫩的树叶就成了茶叶。在开水中烫泡一番,茶叶中那份清新怡人、回味悠长的含蓄就完全舒展开来了。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茶专家赵容波告诉我们,从采摘到成品,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完成茶叶制作全过程。
湘潭人是有机会喝到刚出炉的新茶的,因为湘潭人种茶,也会做茶。湘潭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刘海清介绍,“包括茶园和散户在内,全市种茶面积达4.2万亩。”规模较大的茶园分布在湘潭市的昭山、姜畲,湘潭县的射埠、石潭、乌石、杨嘉桥、云湖桥等地。
湘潭之野宜种茶
赵容波介绍,由于水分足、温差大,云雾缭绕的高山是最适合种茶的。另外,茶叶喜湿,不需太多养分、水、热,也适合种在红壤中。由于斜坡的关系,丘陵排水方便,且丘陵地区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水汽不易扩散,以致丘陵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也很适合种茶。
恰好,湘潭多山地、丘陵地区,这也就注定她能哺育出品质较好的茶叶。
“清明节前的茶称为‘明前茶’,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赵容波说,根据环境的不同,茶叶大约在“惊蛰”和“春分”开始萌芽,生长一至两个星期后就能采摘了。有时从2月初开始,有时从3月开始,一直到清明前夕,都是明前茶的采摘时间。明前茶是新春的第一出茶,因为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明前茶色泽绿翠。加上此时一般无病虫危害,茶叶无污染,因而明前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可由于清明前气温还不高,茶树的生长速度较慢,发芽的数量也有限。因为这个缘故,明前茶变得尤为珍贵。
除了明前茶之外,谷雨前茶的品质也非常不错,“5月份之前的茶品质都不错,味道好,5月份温度上升之后,茶的苦味会稍重一些。但茶可以一直采摘,10月份之前都有。”赵容波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