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青菜让他们成了忘年交
■故事主角:湘潭一对夫妇与江西一位老人
■夫妇有困难,老人相助;老人生病了,夫妇前去照顾
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朱平
“他扶我上下床,给我做饭菜,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4月21日,说起岳塘区中洲路街道栗塘社区56岁的龚旭,81岁的江西“老爷子”黎烨在电话中满是欣慰。
21日是龚旭到江西照顾黎烨的第7天。他为何不辞劳苦跑去照顾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呢?他们之间有着怎样不解的情缘?我们采访了他的妻子陈建军。
温汤镇结缘,他们一见如故
2006年,经表妹介绍,龚旭和妻子来到江西宜春温汤镇做早点生意。
“我3天没吃青菜了,请你们帮我炒一份,好吗?”一天,正吃午饭时,一位老人出现在他们身边。“这是我们自己吃的,我们不做午餐。”累了大半个上午的陈建军没有思考就回复道。
“没事!我给你炒一份吧!”热心的龚旭放下碗筷,马上给老人炒了一份青菜。
他们边吃边聊,越聊越投机,老人感觉很愉悦,还预付了下次的餐费。自那以后,老人每个月来泡温泉都去他们家吃饭,夫妻俩称他为“老爷子”。
由于夫妻俩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他们将附近的8户人家都融入到了一起。“每次,老爷子过来,我们都轮流请他吃饭。”陈建军说,“老爷子”也会给他们带来特产做礼物,大家相处其乐融融。
“老爷子”给了他们无私的父爱
那两年,特别是2007年,老人的老伴去世后,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更多,这让龚旭和妻子从老人那感受到了父爱般的温暖。
2008年,夫妻俩因故回到了湘潭。在一次买菜途中,龚旭遭遇了车祸,差点丢了性命。“老爷子”得知情况后,马上赶到了湘潭,还主动掏出了3000元医药费。
“我老公昏迷几天,老爷子到床前叫一声他的名字,我老公马上醒了。”因为这种巧合,双方更加坚信了缘分。
病愈后,龚旭和妻子又回到温汤扩大经营做午餐。“他怕我们住在餐馆内不舒服,还租了房子给我们住!他来泡温泉时,就跟我们住在一起。”陈建军说,“老爷子”有时一住就是一个月,“我们知道他怕热,也主动安装了一台空调。”虽然老人坚持要出空调费,夫妻俩怎么也不肯。
陈建军说,有时老人也会跟他们较真生气,但是,只要夫妻俩一通电话,开个玩笑,气就烟消云散了。“在我们心中,他早已是一位可亲可爱的父亲。”陈建军说。
两地分离,情谊不断
2009年,由于陈建军的父母身体不好,双双瘫痪。她和哥哥很忙碌,无暇照顾。兄妹两人考虑将父母送到敬老院。
“将心比心,我也不希望儿女把我送往敬老院,所以,我不同意。”陈建军与“老爷子”商量后,他提出自己每个月出资1000元帮助他们,希望他们放弃生意,回家乡照顾父母。
“自己的父母,我当然愿意尽孝。老公也同意跟我一起回家照顾他们。”从那时起,“老爷子”每个月都兑现承诺,按时给他们汇钱。
“得知我办理养老保险的钱不够,他又出钱资助,他对我们的情谊我们一辈子都牢记在心。”说起“老爷子”对他们的关爱,陈建军心存感激。
“他们有困难,我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只是尽我的心意。”对于自己的付出,老人只用了一句话概括。
这些年来,老人经常到湘潭来看望他的“儿女”,并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们。夫妻俩也常去江西看望老人。两家有红白喜事,也都互通来往。
一天一问候
其实,“老爷子也有五个儿女,个个事业有成,也很孝顺。
“这就是缘分吧!他跟我老公特别有默契。”陈建军说,他们俩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有时,一起看电视剧,甚至忘记吃饭。他们夫妻俩有矛盾,都会向老爷子“告状”,让他出面协调处理。
“我们夫妻俩与他无话不谈!我们之间没有秘密!”陈建军说,虽然回到了湘潭,他们每天都会给“老爷子”打电话问候,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约定。“他每天要听到我们的声音,才会安心。”
这两年,上了年纪的“老爷子”很少来湘潭。夫妻俩在照顾父母的同时,每隔两三个月,他们总会轮流去江西看望他。从去年6月份后,他们每个月都去看“老爷子”一次。
“只要听说他生病了,那我们马上就去医院照顾他。”陈建军说,他们每次到那里都帮他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他聊天。
“只要看看老爷子安然无恙,我们就很满足。”陈建军说,这次丈夫会等“老爷子”完全康复以后再回来。
(出于个人隐私考虑,文中“老爷子”为化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