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职业农民,务农也能致富
■他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益大大高于其他人
■他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社会认可
记者 欧阳铁强

李加林细心维护农机设备,为春耕做准备(记者 陈旭东 摄)
农业春耕在即,这两天,湘乡市山枣镇清顺村的李加林忙开了。因为,他一个人承包了270多亩水稻,需要耕田、播种、育秧。这么多的田地、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农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但是李加林可以做到,而且还轻松自如,因为,他是一个“职业”农民。
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
效益和利润大大高于其他农民
说他是“职业”农民,这除了他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以外,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他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益和利润大大高于普通农民。
今年47岁的李加林,过去也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是2003年出现的一种现象,让他产生了做职业农民的想法。当时,他们村和附近来了一批开着收割机的浙江人,对周边的农田实行农机服务,每收割1亩稻田,就是几十、上百元,而且轻松、快捷,许多村民都抢着要浙江人收割。
这件事对李加林的思想震动很大,就在当年,他七拼八凑了一笔钱,也购买了一台收割机,这是湘乡市第一台收割机,他开始为周边的村民收割水稻。第一年赚了钱后,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除了种植自己家的几亩农田外,还把周边一些抛荒的农田揽了过来;同时,把赚到的钱又投入购买机械。
随着农田规模的不断扩大,李加林的农业机械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到现在,他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总共承包了270多亩水稻田(双季稻);机械由原来的一台收割机,增加到包括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运输车辆等在内的8台,形成了水稻生产机械一条龙服务。
别人种田没有效益,他却靠种田发了财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这种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农业的思维指导下,李加林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从开始的几万元增加到后来的十几万元,到2013年,他的经济收入达到了30万元(这还不包括政府对农业、农机的政策补贴),他的家庭也变得富裕起来,盖起了新楼房。
李加林通过自己的劳动在获得丰厚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认可。去年,他被省农业厅授予“先进种粮大户”的光荣称号,湘潭市向他颁发了“机插秧示范合作组织”证书,湘乡市聘他为农机推广技术指导员。
从“职业”农民中尝到甜头的李加林,对未来又有了新的谋划:继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两年内达到500亩;兴办家庭农场,做一个职业、体面的农民。
李加林说:“过去做农民被人瞧不起,经济收入微薄,只有走机械和职业的路子,农民才有更大和更好的发展前途。”
“别人种田没有效益,李加林却靠种田发了财,他的成功经验给了那些抛荒和不愿种田的人一个有益的启迪。这也告诉人们,种田的人只要路子对了,同样可以赚钱、也同样体面。”湘乡市农业局局长罗博文在总结李加林的事迹后,对我们发出的一番感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