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单亲妈妈要用柔弱双肩为儿子撑起一片天
■为减轻家庭负担,20出头的晏连喜嫁给了大她15岁的丈夫
■2007年-2011年,公婆、丈夫相继去世,只留下她与孩子相依为命
文/图李政葳 项丽辉 王鹏宇

晏连喜一有空,就会辅导桦桦做功课
2月20日晚12点左右,雨湖区罗源广场附近,31岁的晏连喜换下工作服,走出她工作的按摩店,朝昭潭乡家的方向走去。夜半时分,街灯依旧闪烁,可清冷的马路上人车却渐渐稀少。沿雨湖路、大湖路疾步穿行,晏连喜走到家时,已经过了零点。
推开门,屋子里灯火通明,开启的电视机里还上演着动画片,而她不满10岁的儿子桦桦,已蜷缩在床上睡着了……本来一家5口在这栋老宿舍楼里过得温馨幸福,可在短短4年里,晏连喜的公婆、丈夫相继因病去世,只剩下了她们母子俩相依为命。
3位亲人相继病逝
1983年,晏连喜出生在湘潭县梅林桥镇,家里姐弟3人。可就在她还没完全懂事时,母亲便因病去世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为减轻父亲的负担,晏连喜20岁出头就嫁给了大她15岁的昭潭乡男子许革伟。
婚后丈夫许革伟和公婆对她都十分照顾。而儿子桦桦出世,更让这个家增添了不少温暖。
可2007年、2008年,公婆相继被查出癌症,而且都到了晚期。“公婆去世间隔不到两年,这一切简直就像一场梦。”
然而,还没等他们从灰暗的梦境中醒来,新的噩梦又袭来了。2010年底,刚刚下岗的许革伟突感头晕,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白血病晚期。第二年正月,当别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晏连喜又不得不面对丈夫的离世,当时儿子桦桦还不满7岁。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丈夫去世后,为赚钱抚养儿子,晏连喜继续到雨湖区罗源广场附近一家按摩店上班,每天上班时间为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其实自从婆婆生病时,为补贴家用,我就开始在那边上班,渐渐地学会了按摩的手艺。”
从那时开始,儿子桦桦都是独自上下学,而且晚上要一个人待到深夜。去年12月底的一个晚上,窗外寒风呼啸,正在店里上班的晏连喜接到了桦桦的电话,电话里桦桦略带哭声“妈妈,快回来……”
晏连喜赶紧放下电话,快步跑出店子。可当时公交车已经停班,的士也半天没拦到,晏连喜都要急疯了。“为了能快点到家,我抄近路穿了两条黒窄的小巷,那里平时我都不敢走。”晏连喜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后,发现原来是厨房一扇窗户被大风吹开,玻璃碎裂声惊醒了熟睡的儿子……
“看着别人家里的小孩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照顾,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心里经常阵阵难受。”说到这里时,晏连喜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儿子是她最大的幸福
其实,自从丈夫去世后,也有不少人劝过晏连喜,“你年龄不算大,长得也蛮漂亮,可以考虑再找个人成家。”可每次还没等人家把话说完,她就坚定地拒绝了。“现在组建新家庭,恐怕孩子难融进去,多少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墙壁上张贴着五六张桦桦的奖状,可晏连喜说,桦桦的成绩并不太理想。“现在他读四年级了,科目渐渐多了,英语、数学很多地方我都不懂,帮不上忙。”不过,每天临睡前,晏连喜都会顶着瞌睡帮桦桦检查完作业。
“看着儿子能健康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愿望。”我们临走时,晏连喜擦了擦眼泪说,“不管现在日子有多苦,我都会靠自己的双手把孩子抚养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