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相继离家,带走了过年的热闹
独居老人心慌,在客厅坐了一宿没睡
株洲市中心医院心理科接诊的节后“适应障碍症”老人增多
这种病严重时可诱发抑郁甚至自杀,离家子女请对父母多些问候
■杨凌凌 王佳明

(资料图片)
年前,家中的老人盼着儿女回家过年团圆。如今,年过完了,儿女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老人心里一下又空荡荡了。大年初十,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就接诊了一位前来倾诉的老人。
2月11日,该科主任汤信海表示,过节期间老人处于愉快和亢奋之中,而节后重回“空巢”状态,心理上产生严重失落感,这在精神病学中属于“适应障碍症”中的一种症状,是春节过后老年人易发的一种心理障碍。
案例:儿子走了,老人坐在客厅一宿没睡
罗大爷有三个儿子,都在广州打工,他独居在株洲市芦淞区五里墩乡。
今年春节前,儿子们来电说会回家陪二老过年。罗大爷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备足年货,就等儿子儿媳们回来。大年三十,儿子们带着家人回到老家过年,让老人感到非常高兴,从初一到初四,一大家子享受着天伦之乐。
大年初五,儿子们动身回广州。儿子走了,罗大爷嘴上不说,心里却满是失落。
随后几日,他变得不爱活动,也不再爱讲话,以前常跟村里的老头老太闲聊的,现在都不怎么出去凑热闹了。大年初七晚上,罗大爷出现了失眠,在客厅一坐就是一宿。
作为知识分子,罗大爷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大年初十,他告诉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孩子走了后,自己心里空空的,什么也不想干。
提醒:节后家人要打打电话陪老人聊天
11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信海说,罗大爷可能患了“适应障碍症”。
“适应障碍表现为从紧张忙碌,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汤信海说,如果“适应障碍”情绪迟迟得不到解决,会加速精神上的衰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迅速衰退,还会诱发老年性痴呆、抑郁症,甚至自杀。
据株洲市中心医院统计,每年正月十五以后至3月,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会接诊很多“适应障碍症”的患者。
汤信海还说,“适应障碍症”易发群体除了老人,返校上课的学生也高危,出现旷课、迟到、早退、逃学等行为障碍。
医生提醒,春节长假过后,家人要通过电话陪老人拉拉家常,这是最佳良方。一旦老人语气情绪不对,及时带老人到心理科咨询。老人们也应当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让生活变得充实。(《株洲晚报》供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