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的木匠
■每逢祖国取得成就,他都会创作木雕表达喜悦
■为纪念抗战胜利,他起程赴全国各地征集木雕画稿
文/图 记者 李政葳 实习生 柳玥

曹永文指着展板向观众宣传
10月28日晚6点左右,夜幕降临。一名中年男子将一辆机动三轮车停在湘潭大学校门口后,打开了车厢,抬下发电机、音响和五六块展板。他鼓捣了一会,音响里放起了红色歌曲。
我们发现,展板上写着“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集雕塑画稿”字样。这名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男子名叫曹永文,42岁,娄底新化人。“伟人故里文化氛围浓,能人异士也多,希望能找寻到合适的作品。”他说。
一件件木雕,表达木匠对祖国的热爱
曹永文在新化县城开了个木匠铺,以做仿古家具维持生计。通过10多年打磨研习,勤劳的曹永文成了县城木匠行里的好手。
“别人都说我悟性好,脑子活。但就是固执了些。”也正是由于“固执”,在周围人看来,这几年曹永文一直“不务正业”。
这还得从2004年说起。当时北京申奥成功,电视机前的曹永文兴奋不已,萌生了一个想法:“文学家用文字表达对祖国成就的喜悦,我们木匠也能用雕刻来表达心情。”
曹永文拿出5张照片给我们看,他指着照片调侃说,这些就是“不务正业”的作品。
5张照片上的内容分别是5件木雕作品,这些木雕都是曹永文创作的。其中一张是木雕座椅照片,曹永文介绍说,椅子上有56条龙,象征中国56个民族大团结,旁边的祥云寓意申奥成功。2007年10月,这件木雕作品在湖南省第二届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当时有人要买下这张座椅,我没答应。我想把作品送给奥组委作纪念。”可后来因错过时间,曹永文没能联系上相关部门。
在另外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曹永文分别为纪念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而精心雕刻的木雕。
奔赴各地,为纪念抗战征集雕塑画稿
近几年,每逢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曹永文都会花精力创作木雕,雕好的作品都被免费送给他人。这让周围人很不解:好好的生意不做,去搞这些“没用的”?这几年,他听到别人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雕刻上瘾”、“人不正常”。
别人的态度并没让他停下雕刻。曹永文想到,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要借这个机会,再次大显身手,“创作木雕作品,来表达我对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心情。”
这次曹永文提前两年开工,采用的方式也很特别。10月13日,他做了几张关于“日军侵华”历史知识写真展板,带上一些木雕作品图样,拉上旧音响,骑着机动三轮车,开始“周游中国”。
我们注意到,在三轮车车棚侧面挂着一张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雕塑画稿征集公告”的海报。
“我能力有限,希望这次能遇到有文化、有智慧的人,帮忙构想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木雕图案,根据图案我再雕刻。”从娄底出发后,他每晚都到学校、广场摆展板,播红歌,搞宣传。
10月28日晚,曹永文来到了湘潭。“我认为自己到各地征集画稿,既能找到优秀作品,又能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加社会正能量。”曹永文解释说,“过几天我再往北走,去湖北、河南等地。”当我们问他每天住哪里时,他指了指三轮车车厢说,“就睡这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