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月饼何处去?
■市民担心没卖完的月饼被商家回收,制成“陈馅月饼”
■厂家称,将降价销售、作福利发给员工、做饲料或销毁
记者 李涛 实习生 陈达元

本报讯
中秋节过后,我市月饼市场的人气迅速下降,各大超市内的月饼也悄然下架。这些没有卖完的月饼去了哪?又将如何处理?连日来,湘潭晚报记者进行调查和走访。
月饼贱卖或回收
9月24日上午,基建营步步高超市。与节前不同的是,超市里没有了月饼礼盒的销售柜台,有的只是掺杂在散装糕点柜台里卖的少许月饼。这些月饼有的卖三四元一个,稍大一点的也只要六七元。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是从礼盒里拿出来的,质量和礼盒装的一样,现在便宜甩卖。”
在基建营心连心超市,记者逛了一圈也没看到有月饼出售。经询问,在此工作多年的部先军女士说,“在节后的八月十六(农历)晚上,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和散装月饼都被各大品牌的供应商收走了。”她介绍,在中秋节前月饼销售还不错,节后也有人想买,但月饼毕竟是时令商品,保质期只有两个月,还是尽快退回厂家比较好。
消费者看法不一
往年曾出现剩余月饼经厂家回收后,取出内陷等明年再重新制成月饼出售的现象,市民对这样的事情有何看法呢?家住熙春路的戴先生说,“现在不是提倡节约环保吗?月饼的保质期只有两个月,但制月饼馅的原料经恰当的保存可能继续食用。”在他看来,只要月饼质量合格,再次利用是可以的。
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对“陈馅月饼”抱有其他不同的观点。一位在步步高超市购物的张女士说,“现在的食品安全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些不良厂家做出这种事情要严厉打击。”她还表示,望政府能够加强监管,更重要的是希望厂家能够凭良心做生意。
厂商集中销毁
9月24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本地某知名月饼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月饼市场的整体销售量有所下降,厂家也相应地减少了生产,因此在节后并没有太多剩余。”问及剩余月饼将如何处理,她表示,一是作为福利发放给内部员工,二是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如果还有剩余就进行集中销毁。
为更进一步了解月饼是如何销毁的,9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易俗河的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经服务台联系得知,现在主要负责人都不在,最近工作繁忙,咨询具体情况需要等国庆节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