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德湘潭】一碗香菇面 一个煮鸡蛋 见证浓浓邻里情

(2013-09-17 10:43:16)
标签:

文化

一碗香菇面  一个煮鸡蛋  见证浓浓邻里情

■邻居瘫痪在床,岳塘区中洲路街道自建社区的陈北斗夫妇义务照顾6年
■受他们的善举影响,周围的邻居也加入到送爱心的行列
   
记者  王超

 

 【美德湘潭】一碗香菇面 <wbr>一个煮鸡蛋 <wbr>见证浓浓邻里情
陈北斗(右)陪伴在邓根耀身旁(陈旭东 方阳 摄)


    本报讯  每天清晨7点多,在岳塘区中洲路街道自建社区居民邓根耀的床前,总会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菇面和一个刚剥好不久的鲜鸡蛋。为他送来面条和鸡蛋的人,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陈北斗、周干青。夫妇二人与邓根耀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只是同住一社区的老邻居,他们已经义务照顾瘫痪在床的邓根耀长达6年。


    “他们是我的恩人,是我这辈子都感谢不完的人。”9月16日,历数往事,邓根耀的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

 

“不重要”的邻居,成了“最重要”的依靠


    今年刚满60岁的邓根耀,是原市标准件一厂的退休工人。6年前,一场突发疾病,导致他的左半边身体全部瘫痪。


    邓根耀膝下有一双儿女,但他们平时都忙于生意,鲜有时间能陪伴他左右。过去活跃在车间、居民间的“一线明星”,瘫痪后却只能终日与床和药丸为伴,这种变化让生性爱热闹的邓根耀一时很难接受。

 

    “我怎么就成一个废人了?!”病痛带来的懊恼、烦忧,以及周边人的异样眼光,都像锥子般敲击着邓根耀那颗强烈的自尊心。邓根耀告诉我们,最艰难时,他曾想到过用极端方式来了却生命。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距离邓根耀家大约20米远的地方,有一家简陋的便民小超市。超市不大,用城里人的眼光来看,这儿顶多算是个小杂货铺。


    经营超市的老板叫陈北斗,与邓根耀同龄,也是一名退休工人。在邓根耀瘫痪前,二人并没有太多交集。

 

    “最多去他家买东西时,叫声‘陈老板’,仅此而已。”邓根耀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不重要”的邻居,日后却给了他比亲人更贴切的关怀照顾。而这一照顾,就长达6年之久!

 

爱心感染大家 佳话传遍四方 

 

    “不管外面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每天清晨7点多,我的床前都会出现一碗香菇面和一个鸡蛋。”2007年在与邻居的一次闲聊中,陈北斗得知了邓根耀的情况。告别这位邻居后,陈北斗不声不响地叫来了妻子周干青,二人从最开始的“帮点不痛不痒的小忙”,到后来的按摩、送饭、敷药通通“承包”,再到如今的贴身守护,夫妇俩无怨无悔地坚持了6年。


    其实,在这6年间,双方也曾发生过小插曲。有一次,邓根耀甚至还将陈北斗夫妇吼出过家门。可尽管这样,那碗热气腾腾的香菇面和剥好一边的鲜鸡蛋也从未在清晨缺席。


    “哎……真不知道如何来感谢他们。”话到嘴边,邓根耀却突然打住了。他告诉我们,这种浓到骨子里的恩情,他一时间找不到华丽的词句来抒发、表达,“我会记住的,记住一辈子。”


    从周围邻居处我们还打听到,受陈北斗、周干青夫妇善举影响,社区里的邻居们也经常为邓根耀送去爱心。

 

    “大家隔三差五地就会带上些吃的、用的到我这儿来,和我拉家常,讲述周边的变化发展,将我当自家人看待。”邓根耀告诉我们。


   “多亏了叔叔阿姨们的热心帮忙,让父亲的生命焕发了第二个春天。”热心邻居陈北斗夫妇的善举,让邓根耀的子女很是感动。每逢过年过节,邓家子女都会亲自登门向陈北斗夫妇致谢,但倔强的陈北斗却为此每次“黑了脸”。


    “我们只是顺便帮下忙,尽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们何必这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