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等那朵“雨做的云”
■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或将于8月15日下午降下
■我市布置了18个地面作业点,将伺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记者 刘立姣
本报讯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酷热,或将因为8月15日午后到傍晚前一场分散性阵雨的到来有所缓解,干旱许久的大地也许将能得到些滋润。8月12日,我们从湘潭市气象局人影办(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了解到,要是那天符合下雨的条件,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5日可能迎来再次人工增雨的机会
我们从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或将于8月15日下午降下,为分散性阵雨,意思就是这里下,那里不下。
如果您正好在下雨的区域,则会感觉到雨来的突然、汹涌,不过也短暂,而如果您恰好在不下雨的区域,那这一整天感觉到的照样是炎炎烈日下的酷热。
下雨就一定要有适合的云。根据云的特点,一般来讲,积状云比较容易下阵雨、雷阵雨,影响的范围小,降水的强度大。而层状云就不一样,发展成熟的层状云下雨影响范围大,雨量分布均匀且雨的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人工降雨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当地天空中拥有水汽较丰厚的云层,第二个是大气环流的走向。市人影办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是做足了准备,想要在这天进行人工增雨。
采用什么样的运载工具根据云而定
人工增雨作业,云团云层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选择什么样的运载工具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也要看天空的状况,出现了什么样的云。
如浓积云、积雨云,这些云团云体完整清晰、云滴集中、垂直水汽深厚、对流旺盛,选择高炮、火箭作业,较为适宜;要是层状云的层积云、雨层云,云底宽大,看不到边际,采用飞机作业比较合适。
人影办负责人介绍,除湘潭市城区外,湘乡市、湘潭县、韶山市3个县市都布置了地面作业点,一共有18个,其中一个为固定高炮作业点,位于湘潭县排头乡的严冲水库,其他的为移动火箭作业点,只要区域内出现可以作业的云团,20分钟内就能赶到。从7月初准备至今,我市已经开展了8场人工增雨作业。
他表示,人工增雨的条件都需要有精确的实时气象资料。当天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载工具运送合适的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要根据气象情况而定,如果适合飞机作业,湘潭会停止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由省气象部门用飞机播撒催化剂,增雨效果会更好。
>>相关新闻
湘乡市湘潭县昨开展人工增雨
受益面积达260平方公里
■记者 刘立姣
本报讯
8月12日下午,湘乡市和湘潭县分别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湘乡市栗山镇及周遭约200平方公里、湘潭县龙口乡及附近共60多平方公里受益,最大降雨量7.4毫米。
12日下午3点,湘乡栗山镇出现适合降雨的云,移动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迅速展开,周边多个乡镇降雨1毫米左右。
我们了解到,7月以来的干旱导致湘乡所有乡镇都不同程度受灾,这次降雨受益的栗山镇、山枣镇、梅桥镇等多个乡镇旱情严重,大面积农田和农作物受灾,部分村民饮水困难。
市人影办负责人介绍,因云层薄,雨下得不多,不过,影响范围较大,约200平方公里范围内普遍降下1毫米左右的小雨,对旱情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天下午6点,湘潭县排头乡严冲水库固定高炮作业点西南方向一朵云发展迅速,人影作业人员赶紧抓住机会,与空管中心保持密切联系,顺利将人工增雨炮弹打入云中。
湘潭县龙口乡及周围很快下起雨来,降下7毫米左右的雨量,龙口乡降水量最大,达到7.4毫米,久旱逢甘霖,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好消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