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笑弯了腰,农民却皱起了眉
■今年早稻丰收,但价格低卖不动,农户家还囤积着去年的晚稻米
■九华聚宝米业、板塘铺粮库和湘军粮库这3家
指定的粮食收购点,可按照每百斤132元收购
记者 王超
湘潭县河口镇齐力村村民周冬秀和丈夫都是靠种田为生的农民。与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夫妻俩,如今却对种田有了另一种想法:“不想干了,没意思
。”
短短一行字,正是周冬秀当下心声的真实表露。一个以地为生的农民,为何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7月30——8月1日,我们对此进行了采访。
稻谷喜获丰收,农民不喜反忧
俗话说,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粮食丰收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可面对眼前大把大把收割回来的早稻,周冬秀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去年剩了几千斤,本打算趁个好时机压压价再卖出去的,没想到……”刚见面,周冬秀就一语中的,诉说起心中的烦恼来。
周冬秀介绍,现在正值早稻的丰收时节,粮贩们都忙着收购早稻米。但截至目前,她家中还囤积着千余斤晚稻米无人问津。
去年剩下的粮食没人要,今年又入库同倍多的粮食。若换作过去,这样的场景一定让周冬秀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可如今,这样的景象却将周冬秀等种粮户推向了无比尴尬的处境,他们想笑却笑不出来。
“现在只要早稻谷,不要晚稻谷”、“今年都不要晚稻谷了,卖不出去”……残酷的现实,让这些庄稼人每日都处在煎熬中。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在齐力村,像周冬秀这样家中囤有大批余粮找不到卖主的村民还大有人在。
19岁开始种田,现在66岁的老农户杨工安就是典型的代表。
按照自家承包的11亩田为基准,杨工安当场给我们算了一笔粮食帐。
收割机1500元、犁田机1500元、农药化肥3600元、打草药300元……如此算下来,11亩田、一年种两季,从化肥到租用收割机和犁田机的费用,再加上谷子成本到打草药的花费,全部成本为7100元。需要指出的是,这7100元还不包括运谷、收谷产生的运费和请人收割的人工费。
以800斤∕亩(情况可观的条件下),一季一稻来算,杨工安家11亩田能为他带来的受益为:800×11=8800(斤);再以当前120元∕百斤的粮食收购价格计算,杨工安辛苦一年所获的受益数就是:8800×1.2=10560元(除开成本费)。从当地村民处我们还了解到,年利润过万的情况还只有像杨工安这种产粮大户才有希望,对于那些小规模种植户来说,情况就要逊色得多了。
“除开今年丰收的,家里至今还有5000多斤谷卖不出去。”一口气算完所有账,杨工安又增添不少愁云。
收购点:送粮大军排成百米长龙
粮食收购价“走”不起来,农民种粮积极性受伤。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二环附近的湖南省粮食储备库、湘潭市粮食储备应急保障中心了解相关情况。
刚到桃园路口,我们就看到收粮点外送粮的车队排成了近百米的长龙。
家住涟水桥的朱师傅也是当天送粮大军中的一员。他告诉我们,过去粮食没抬价时,根本不存在眼前这般情况,“现在把价一抬,就开始发酵了。”朱师傅说,他是前天下午从家中出发的,可一天过去了,他还只能在粮库门口等待。
粮库的黄经理透露,今年湘军粮库能承受的保护库存为两栋仓。而截至目前,湘军粮库已有五分之四的粮食入库完毕。换句话说,现阶段湘军粮库剩下的仓容量只剩1000余吨。按政策进度计算,1000余吨的仓容量用不到两天就能达到满仓。一旦满仓,意味粮站执行最低保护价的计划和工作完毕。
粮站:正在执行应急预案
一方面粮食丰收,另一方面却是市场冷淡、销售受阻。双重因素作用下,粮食收购价格自然受影响。
谈及去年晚稻和今年早稻收购价一路走低的情况,湘军粮站的黄经理一语道破天机:谷镉超标!
“一环扣一环,连锁反应。”黄经理介绍,受市场影响,当天来来潭采购大米的外地客户屈指可数。“因为没有市场,所以库存多;因为有效的库存不多、能够空仓库存也不足,所以促成了供需间的矛盾。”
我们从相关部门获悉,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湖南已启动了每百斤132元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经上级部门批准,我市也应时启动了应急预案。根据相关规定,我市预案执行的时间为7月16日起到9月30日止。
保护价既已出台,为何还有抱怨声?
出台了粮食保护价,为什么还有农户抱怨“我家粮食没有达到每百斤132元的收购价格”呢?
对此,粮站的负责人解释,“国家最低保护价”的“价格”指的是到库的价格。“从家里到仓库中间还存在一个运输费和搬运费。”他表示,到库的粮食,只要质量合格,粮库方面会给予农户免费装卸的优惠。同时,他还指出,启动粮食最低保护价不可能一下全部启动,需依市场具体情况分批次进行。
至于农户抱怨的“自家粮食低于132元∕百斤的收购价”之说,黄经理回应说:
“只有收购式的库点才会全部启动最低保护价。”他介绍,目前湘潭共开放了3个粮食收购点,它们分别是:九华聚宝米业、板塘铺粮库和湘军粮库。也就是说,凡是送到这3家指定的粮食收购点,只要粮食质量达到了收购标准,就可以按照每百斤132元进行收购。
黄经理的解释有理有据,为什么齐力村村民不将粮食运到粮食收购点,而选择批量贱卖给粮贩呢?
“没车,就算排上队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之前送粮时受过委屈的杨工安没好气地和我们说起了两天前发生的“送粮故事”。
“一车谷一般要送两三天。情况好的话,今晚去明早就能回;若运气不好,今晚去后天晚上还不一定能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